过冬|现代人过冬靠抖腿,古人靠什么?


 过冬|现代人过冬靠抖腿,古人靠什么?
文章插图
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和自然气候的斗争史。
过冬|现代人过冬靠抖腿,古人靠什么?】暂不论极端气候,就是正常的四季交替,酷暑和寒冬,都足够让人类面露惧色。
现代人面对冬夏两季,似乎足够从容,夏有空调冰箱,冬有电炉暖气,实现冬暖夏凉轻而易举,即便是寒气彻骨的隆冬,一身轻薄的羽绒服也足可抵御。
而在古代,人们要怎么过冬呢?
古代的冬天,必然是比现代要冷的,尤其是四个寒冷期:
其一是公元1000年前的西周时期,持续了150年左右,据《竹书记年》记载,“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其二是公元初至公元600年魏晋南北朝期,持续了大概六百年,《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真实记载了当时的寒冷情况:“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其三是南宋时期,《宋史·五行志》记载,“淳化四年二月,商州大雪,民多冻死”,老百姓没有条件御冬,熬不住了,只有冻死的命;
 过冬|现代人过冬靠抖腿,古人靠什么?
文章插图
其三是明清时期,从明朝中期开始,中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左右结束,长达500余年,国内学者将这一时期成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称为“现代小冰期”,而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雪灾的记载。公元1453年冬天,中国自北向南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雪,很多地方连下一个月大雪,灾情严重,“人畜冻死万计”,清朝诗人王樾曾以诗歌记载当时钱塘江被冻时的状况:“大地气不温,重衾疑浸水。曾闻钱塘潮,冻结平如砥。又闻淮海滨,弥望坚冰履”。
而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取暖御寒的呢?
当然,在古代社会,连饭都吃不上的穷苦人在寒冬季节,大概率都会被活活冻死。
而贫穷百姓御寒的工具也很单一,出门穿“短褐”,居家靠灶火。
而稍稍富足的人家,取暖便有了更多的选择。
 过冬|现代人过冬靠抖腿,古人靠什么?
文章插图
最常见的便是炭火,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的国家,早在七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发现了煤。不过,古代中国人跟煤不叫煤,而称为石涅、石墨或石炭等,不过,当时人们取暖,还是用木炭居多。
从最早的直接生火取暖,到后来在火炉里燃烧木炭,炭火取暖的设备不断完善。春秋时便有“燎炉”的记载,秦朝时出现了壁炉,更为神奇的是,秦朝时还发明了“火墙”,这是中国最早的“暖气”开始,不过那个时候没有铁件的暖气,而是用陶制的筒瓦相扣,将之埋在墙中,利用墙体的升温,而使整个屋子增加温暖,墙内藏有“火道”,可直通到床下,相当于如今中国北方的“炕”,古代称为“暖炕”或“暖阁”,当然,这样的“暖气”只有达官贵族才可享受。
 过冬|现代人过冬靠抖腿,古人靠什么?
文章插图
汉朝以后取暖设备进一步完善,火盆、足炉、熏炉、手炉而系列设备进一步完善,而在室内取暖上,开始出现了和“椒房”(即以花椒和泥土在墙上,再辅以其他防寒保温的材料,以维持室内温度),甚至出现了种植蔬菜的“温室”,或许是当今“温室栽培”的鼻祖。
 过冬|现代人过冬靠抖腿,古人靠什么?
文章插图
室内保暖解决了,室外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除了可以提着的“手炉”,就是穿在身上的衣服了。
不过,在明朝以前,人们是没有棉衣可以穿的,普通百姓大都穿葛衣麻衣,里填充物,是絮头、细碎枲麻,防寒效果可想而知,而有钱人则穿丝绸、皮袍、裘衣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