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琵琶为何在隋朝成主流?大才子隋炀帝带起的风气


 才子|琵琶为何在隋朝成主流?大才子隋炀帝带起的风气
文章插图
刘景复《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倒腕斜挑掣流电,春雷直戛腾秋鹤”。形象生动地描写出琵琶善于表现各种情境的艺术效果,体现出琵琶乐曲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结果,难怪它在隋朝时期占据主流地位。1、琵琶的来源东汉年(公元25 --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 推手前曰枇, 引手却曰杷, 像其鼓时, 因此为名”。琵琶名字的来源是在古人巧妙地结合音、形、意的造字手法产生出来的,它出现已久。特别是在晋代时期,有一个热爱琵琶乐曲且擅长弹奏琵琶乐曲的人叫阮咸,在当时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后来阮咸把枇杷改为琵琶,并著作了一些关于琵琶乐曲的作品,后人跟随这些作品中对琵琶的读音和写法。
 才子|琵琶为何在隋朝成主流?大才子隋炀帝带起的风气
文章插图
随着古代中国的发展与交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与我国交流与合作,促进当时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与我国人民交往情谊深厚,逐渐把他们学习到的音乐知识传授人们,于是,少数民族与我国古代人们熟悉的音乐相互借鉴与交流,出现了琵琶乐曲,在当时算是起源早,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琵琶乐曲的来源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喜爱程度,正是琵琶乐曲符合当时人们对音乐审美要求,让琵琶得到发展,以至于在隋朝时期,琵琶乐曲占据主流地位。2、乐曲自身优秀表现《陪李朗中夜宴》:“间世星郎夜宴时,丁丁寒漏滴声稀。琵琶弦促千般语,鹦鹉杯深四散飞。”琵琶用途广泛,随处可见,深夜交友喝酒也可以欣赏琵琶声 ,而且琵琶的弹奏技艺精湛。虚实音交替,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可以让人在喝酒的时候享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琵琶乐曲在隋朝时期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服务,在贵族、官员喝酒时助兴的主要音乐。脱俗新颖的风格赢得上层社会人民的喜爱,表现出琵琶优秀之处。
 才子|琵琶为何在隋朝成主流?大才子隋炀帝带起的风气
文章插图
可以看出琵琶自身优势确实是令人惊讶,通过乐曲工具来表象多种音乐氛围,同时根据客人的爱好表现音乐,给人一种意味深长地感叹。特别是隋朝时期,百姓的生活富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会提高,此时琵琶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生活的需要。不仅是琵琶的清脆的声音给人带来心灵的满足,还可以在各种场合中运用到琵琶,便于携带的优点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需求音乐的要求。特别是当时隋炀帝在朝廷的工作劳心劳力的时候,偶尔欣赏琵琶乐曲,可以愉悦心情,放松身心。1、社会快速发展中诞生琵琶乐曲《旧唐书·礼乐志》说:“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来尤盛。”在隋唐时期,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促进他们对精神物质的享受更进一步,特别是处在皇宫中的贵族对音乐的要求精细一些,而琵琶的清乐之声符合当时人们的胃口,富裕的生活中诞生了琵琶。
 才子|琵琶为何在隋朝成主流?大才子隋炀帝带起的风气
文章插图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琵琶才是贵族人们应该欣赏的乐曲,而其他的乐曲比不上琵琶的端正、高雅。于是,上层社会逐渐出现以琵琶为主流的乐曲,从而让琵琶得到迅速的发展。《隋书·音乐志》记载:“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日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在隋朝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琵琶乐曲的存在,只是之前并没有被大众喜爱,而现在却是社会提供了物质条件,让人们更多了解琵琶。琵琶乐曲的由来复杂,影响深远,当时的少数民族都在欣赏琵琶乐曲,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朝廷交流友好的时候,当时的统治者会在接待宴会上献上琵琶乐曲助兴喝酒,让少数民族的使者感受到朝廷的重视与热情。2、当朝统治者的提供为琵琶乐曲的发展空间隋朝时期,隋炀帝是一位才子,不仅擅长文学创作,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尤其钟爱琵琶乐曲,从而促进了琵琶在隋朝得到广泛传播。他曾经说过:“多弹曲者,犹如多读书,读书多则能撰书,弹曲多则能造曲,此礼之成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