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告诉你:亲密关系的不幸,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


【心理学告诉你:亲密关系的不幸,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
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 ,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而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
而我想补充的是 , 成年后的亲密关系能不能幸福 , 也要追溯到原生家庭来说 。
今天我就想来跟大家聊聊"原生家庭" , 其实 , 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 , 很熟悉 , 又很陌生 , 熟悉的是 , 它离我们很近 , 一出生 , 我们便生活在原生家庭中;可是又陌生 , 是因为 , 我们从未真正了解过原生家庭 。
也许在我这儿咨询过的小伙伴都知道 , 在咨询正式之前 , 我都会先询问你们的原生家庭 , 幸福或者不幸福 , 父母关系如何 , 父母的脾气性格是怎样的 , 甚至我会问到 , 父母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
那是因为 ,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 它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引导我们 ,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 , 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推卸责任 , 而是我们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 , 都是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投射 。
心理学告诉你:亲密关系的不幸,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
本文插图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 , 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 , 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说 , 父母生你养你不容易 , 为什么要把错归咎给父母 , 其实并不是这样 , "百善孝为先" , 爱父母永远是我们作为儿女的课题 , 但是 , 成长中被父母影响出来的带有"缺陷"的性格 , 也是真实存在的 , 也就是说 , 父母的恩情和父母带来的影响是不冲突的 。
? 原生家庭和亲密关系到底有什么联结呢?
心理学告诉你:亲密关系的不幸,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
本文插图
↘ 回避型人格:"不是我故意要回避问题 , 而是我害怕争吵" 。
在原生家庭中 , 经常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关注 , 用打压式的教育不停地压迫你 , 并且在相处中 , 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 于是在成长过程中 , 让孩子不得不学会"自我独处" , 父母在不在身边 , 都对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
例如 , 童年的时候 , 我们因为写错一道题 , 你想解释 , 这道题很难 , 或者你马虎了 , 可是父母全完听不进去 , 在他们的认知中 , 只是觉得你错了 , 然后开始下意识的批评你 , 久而久之 , 只要你犯了错 , 就会选择默默的接受父母的指责和批评 , 不再解释 , 因为你知道 , 解释也没用 。
这种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 , 大多数是缺爱的、自卑的、又有很强的自尊心 , 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 , 一旦出现跟伴侣出现矛盾和摩擦 , 就会下意识的选择回避的态度 , 来规避问题 , 因为在他们心里 , 只有这种方式才是拯救自尊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
因为 , 我不解释 , 矛盾就不会激化 , 争吵才会停止 ,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答案是 , NO 。
时间久了 , 亲密关系中 , 就会出现冷暴力 , 施暴者只是不想争吵 , 而受虐者却因为承受冷暴力 , 身心俱疲 , 最后一段好好的恋爱 , 就会无疾而终 。
亲密关系中错过模式:
在情绪上的表现是:压抑情绪 , 回避内心的真实情感 。
在沟通上的表现是:拒绝沟通 。
心理学告诉你:亲密关系的不幸,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
本文插图
↘ 讨好型人格:"对不起 , 都是我的错" 。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Pleasant personality)?
简单来说 , 在亲密关系中 , 通过不停的讨好对方 , 来使关系更加稳定 , 更加安全 , 总是卑微的一方 , 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 , 也会不停的跟对方道歉 , 主动让步 , 以此来结束冲突 , 可以说 , 讨好型人格是毫无边界感的人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