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律|观唐习律十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恩将仇报宋之问为何贬死岭南( 二 )


 习律|观唐习律十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恩将仇报宋之问为何贬死岭南
文章插图
二、什么是应制诗?中间插入一段,关于应制诗。皇帝命令,被称为“制”或“诏”,书面文件称为“制书”或“诏书”。唐初几位皇帝都喜欢作诗,他们常常在宴会时作诗首唱,命大臣和作。例如前几天老街写的《观唐习律四 武则天石淙诗会 16位诗人或气焰嚣张或如履薄冰》,武则天先做了一首七律,然后命令大臣们唱和,当时有16个人的诗传了下来,其中就有沈佺期。因此初唐诗人有不少“应制”、“应诏”诗。题目用“奉和”或“奉和圣制”的,表示皇帝先作了一首, “应制”表示皇帝自己没有作诗。 应制诗偶尔也限制定韵脚。例如宋之问《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得微字》,意思是必须用”微“作韵脚;《春日宴宋主簿山亭得寒字》必须用寒作韵脚,格律诗不许换韵,因此这两首诗必须用【微】和【寒】这个韵部的字押韵。”应诏”和“应制”没有区别,都是奉皇帝之命作诗;奉皇后、太子的命令作诗,称为“应令”,例如奉和出颍至淮应令(唐初·虞世南); 还有奉诸王之命而作的“应教”诗,如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应教”“应制”、“应令”诗,都是“应制诗”。应制诗多是五言律诗,也有七律和古风,长短也不一,短的有绝句,长的有排律,甚至有宋之问《龙门应制》这种500多字的长篇。这种在皇帝身边做的诗,其内容可想而知,辞藻要华丽,对仗要精工,气象要富贵,是典型的宫廷文学。 因为都是歌功颂德的内容,所以也很难出优秀的作品。
 习律|观唐习律十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恩将仇报宋之问为何贬死岭南
文章插图
三、赋到沧桑句便工清代赵翼说过”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即使宋之问这种为后人诟病的谄媚之臣,也有沧桑之句。武则天重病之时,发生了神龙政变。张易之、张昌宗被诛杀,武则天被逼禅位于李显,唐中宗第二次上位,年底武则天病逝。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武则天时代的幸臣纷纷被贬谪,宋之问也没有逃过惩罚,他被“左迁泷州参军”。但是他竟然悄悄逃回了长安,半路上还写过一首《渡汉江》记录了其揣揣不安的心情: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回长安后,办了一件恩将仇报的缺德事,据《旧唐书》记载:未几,逃还,匿于洛阳人张仲之家。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之问令兄子发其事以自赎。及同皎等获罪,起之问为鸿胪主薄,由是深为义士所讥。古增置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择朝中文学之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等首膺其选,当时荣之。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宋之问靠告密洗白了自己,重新被启用作官。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唐睿宗李旦继位,他又想起了当年受到张易之的欺侮,于是又把亲近张易之的宋之问配徙钦州,唐睿宗的儿子玄宗李隆基也没有忘记他,继位后将宋之问赐死于徙所。又一次的贬谪,让宋之问的诗风为之转变,应验了所谓的“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题大庾岭北驿》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有北雁南归至此不过岭的传说。所以首联写到: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阳月,即农历十月。大雁已经到了尽头,但是我还要继续南下过岭,我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颔联:“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他不知道这一次真得回不来了。中间二联一抒情一写景是常规套路,所以颈联写景: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一昏一瘴,可见北人南下的艰苦。差不多100年以后,韩愈被贬岭南,还没有出陕西呢,就写到:好收吾骨瘴江边。尾联更见其怀土思乡的痛苦: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诗家语言,不说望乡不见,却说只能见到“陇头梅”而已。此处用暗典,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关于这首诗的情景安排,有人引用陆时雍《诗镜总论》的两句话评价,甚为恰当:“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 。第7句宕开一笔,第8句又回到写景,但写的不是眼前景物而是想象中的梅花,言情处在一个”望“字,对句接了一个”见“字,以景物”陇头梅“收尾,即婉转含蓄的望不见之意。余韵悠长,不尽之意都在言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