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武王墩墓大猜想

淮南武王墩的考古发掘牵动着众多考古专家的目光,也引发很多关于此墓的猜想。该墓葬的墓主会不会是楚国迁都寿春后的第一代王——楚考烈王?该墓葬被盗掘三次,遭遇严重破坏,还会不会像楚幽王墓葬那样有数量惊人的文物出土?会不会有诸如楚大鼎这样的国之重器被发现?而且该墓葬会不会像其他已经发掘的高规格战国墓一样,能出土比金银器等珍宝更加珍贵的竹简或木简?
谜题
1
墓主会不会是楚国迁都寿春的第一代王?
从他处的楚墓葬制来看非常符合“王”的规格
“是楚考烈王的可能性非常大!”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在该墓葬的前期勘探中,呈“甲”字形的该墓葬长宽皆约47米,封土顶距墓底深约30米,且四周有台阶内收,台阶高1米,宽1米。墓室边发现南北长149米,东西宽12.5米的大型长方形车马坑。从墓葬的规格和陵园的布局,以及其他省份发现的楚墓葬制来看,非常符合“王”的规格。
既然是王,那么会是哪一位王?根据淮南史料记载,春秋中前期,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州来”域名始见记载,是为淮南市境历史上最早的地名。春秋晚期,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蔡国迁入州来,此际市境大部分疆域属蔡国。蔡国消亡后,市境属于楚国。《史记》记载,“……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又载:“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楚自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以来,经历了幽王悍、哀王犹、负刍四世王,至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秦灭楚后,置九江郡寿春县,市境属之。
据参会的考古专家介绍,根据史料,哀王犹即位仅两个月被杀,负刍被秦王俘虏,故此二王被依制下葬的可能性较小。排除哀王及负刍,符合楚王身份和地位墓葬遗存的主人,只有考烈王和幽王二位。武王墩墓葬现存封土规模,就其体量而言和被盗前的李三孤堆墓葬相当,甚至规模更大。而且1933年被军阀盗掘的李三古堆出土文物近4000余件,时代明确、文化面貌清晰,不仅成为楚国晚期器物断代的标准器,而且是迄今安徽发现的唯一可以确认的楚国国王墓,其墓主身份被认为就是楚幽王。武王墩被盗掘后追缴文物的等级,也说明了该墓葬绝非一般的贵族墓葬,所以该墓葬主的身份直指考烈王。
另外,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此次追缴的文物中,在一只青铜虎尾的铭文发现“阜平君”几个字,据史料记载,阜平君是考烈王成王之前,在秦国当质子时的随从。这似乎又将墓主的身份向前推进了一步,但该墓主人到底是不是楚烈王?还要等最后的谜底揭开。
谜题
2
该墓葬会不会出土像楚大鼎一样的“重器”?
主墓室没有被盗,可能会保存下大型青铜器
和目前的武王墩相距仅15公里的李三古堆楚幽王墓葬,不仅出土文物4000多件,而且仅青铜器就有700多件,其中安放于省博物馆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200公斤的楚大鼎,不仅是省博的镇馆之宝,而且还是全国最大的圆鼎,2014年其还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祭祀大鼎的原型。对于这样一个国之重器,武王墩墓会不会也有?与会专家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现场的专家表示,虽然武王墩被盗掘三次,盗掘了大量的文物,但根据被抓获的盗墓分子交代,虽然他们利用现代的爆破挤压技术,对墓室进行了破坏,但因为塌方等原因,未能进入主墓室,这可能会给一些重要文物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战国时期是青铜文化鼎盛阶段,从已经发掘的高规格楚墓来看,都有大量的青铜器物。目前追缴的77件文物中,青铜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不过都是相对较小物件。大的青铜器对于盗墓分子来说,盗取和运输都很麻烦,所以如果该墓主真是考烈王的话,有大型青铜器的可能性很大,被盗走的可能也很小,期盼能有“重器”出土。
谜题
3
会不会有竹简或木简出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