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第|刘光第在家乡的日子( 二 )


 刘光第|刘光第在家乡的日子
文章插图
刘光第故乡富顺县赵化镇(图片来自网络)
同治9年(1870年)腊月,11岁的刘光第买了一个面具(俗称鬼脸壳),爱不释手终日把玩。父亲刘宗准见了上前夺过来一脚踩烂,屈指击额训斥道:“我与汝伯父,少从村塾读,学钱不满千。师严,吾夜不敢寝。读书而家贫,不得一年辄弃去,读《四书》才至《梁惠王》,吾终身以为憾。今汝曹学赀,视吾乃逾十倍,顾无所欠缺,足办汝读书,当如何?”。刘光第顿感愧对父母殷切期望,由是愈加发奋读书,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光耀门第。
同治11年(1872年)5月初2日,刘光第的父亲刘宗准因病去世。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祖母廖老夫人,伯父刘宗汇,父亲刘宗准,堂兄刘光赞在两年时间内相继死去,幼小心灵的打击实在是大;但对刘光第母亲王氏而言,承受心灵的伤痛之外,恐怕还要思考整个家庭何以为继的现实问题。据《先妣述略》载:当是时,家经变故,支用绌,入不敷出。食常不买生菜,两三月一肉,不过数两。中厨炭不续,则弟妹拾邻舍木店残杈剩屑以炊,则堂舅之所贾也。每用三钱买豆花,举家判朝夕食以为常。由此可见,少年刘光第的家道衰败窘迫到何种地步了。
再苦再穷,刘光第的母亲也要支撑刘光第及其兄弟继续读书。斯时,刘光第在塾师管鹿田(字兆辛)设在镇中隆兴寺的私塾中就读,学习经史子集和颜真卿书法。管先生治学甚严,刘光第每天下学已经是三更天,而第二天早上鸡叫头遍就起床温习功课。遇到暴雨雷鸣的夜晚,刘光第将书本藏在前胸,借助闪电的照耀,跳跃着回家。管先生对聪颖好学的刘光第颇为喜爱,常对朋友们夸赞:“此子将来不凡!”。及至刘光第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去学习理发手艺贴补家用,管先生心急如焚,免去刘光第学费并免费提供纸笔用具,才又让阔别学堂3个月的刘光第重新拾起书本,安心课业。14岁这一年,刘光第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开启了自己的文学生涯。
 刘光第|刘光第在家乡的日子
文章插图
刘光第故乡富顺县赵化镇(图片来源:新华网)
刘光第长到17岁的时候,家里益发困难,母亲又几度病危,贫病交加的光景,压得刘光第喘不过气来。亲戚们都劝说刘光第母亲,要刘光第弃学从商,维持生计,都被刘光第母亲拒绝了。刘光第牢记父母兄长的敦敦教诲,先后师从桂香池得月楼李少崖和长滩坝黑云寺曾虎臣,学习上更加用心用力,学业也突飞猛进。
旧时,士大夫讲求“修齐治平”,修身未成必不能齐家,家室未安何谈治国平天下,可见成家对于一个学子对于一个家族,意义是特别重要的。同治12年(1873年),刘光第14岁,有邻人向刘光第做媒,刘光第母亲念其女方母亲是再嫁之人,尽管女儿漂亮,还是拒绝了。同年,刘光第与赵化十字口棉花店郭老板的女儿郭琼玉(年方12岁)订婚。可惜订婚不久,郭琼玉因病误食药物而亡。刘光第为此写下《幼聘郭女十二岁夭追掉》,诗云:电光石火渺难追,弄玉飞琼去尚迟。娘小至无新嫁福,童鳏未有悼亡诗。碧瓜自破年方待,红豆花开意不知。梧叶石阑荷叶沼,那堪重忆翠髫垂。惋惜和伤感之情,跃然纸上。
同治13年(1874年),刘光第15岁。同窗好友胡正之17岁的姨表妹,富顺县安溪镇农家女张佩珍,经胡正之牵线,刘光第母亲同意而与刘光第订婚。无巧不成书,张佩珍与刘光第订婚不久,即患急病而亡。刘光第闻讯,伤痛不已,亲往安溪吊唁,并赋诗一首《继聘张氏十七岁亡往祭悼赋》以表哀伤之情。诗云:紫荷香佩好珍藏,上有临终滴泪痕。无命自伤才太慧,待郎不至体犹温。黑棺盖玉花长恨,红线牵丝月再魂。一恸抚肌卿领取,伤心即作定情论。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相比第一任未婚妻而言,第二任未婚妻的离世,此时的刘光第已经懂得纯真爱情的珍贵,也因此诗中的哀伤更浓更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