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北洋军阀的人情味: 兵戎相见却手下留情, 不是因为利益而是礼义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三十五):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犹狠于外人。
在北洋历史上,庙堂之上的掌门人,走马灯般变幻,但是血流漂橹的惨烈却很少见。相比于历史上改朝换代之时必将斩草除根,庙堂之上不相信眼泪,只信奉利益至上的原则,当时的北洋军阀,血液里依然流淌着浓淡不一的礼义敬畏,以及游离若馨的人间烟火气,也就是人情味。民国九年的直皖战争,皖系军阀一败涂地,段祺瑞避走津门,义愤填膺的吴佩孚,也只是将兴兵的名头加在段祺瑞麾下策士徐树铮身上,至于自己曾经自比“争子”,方敢大加电讨的段祺瑞,追究之事则不了了之,毕竟“段芝老”属于其“师者”之辈。
对于吴佩孚来说,直皖军阀之间确实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出生入死打下的湖南地盘,湖南督军之位却被段祺瑞给了皖系军阀张敬尧,上司曹锟的直隶督军之位也摇摇欲坠,段祺瑞意欲以徐树铮取而代之。不过吴佩孚仍在直系军阀入主京畿之后,以下犯上的事情,断然没有做出,这种北洋军阀的人情味,表现在兵戎相见之后亦可手下留情。其实对于北洋军阀来说,战争只是为了在筹码上更好的压倒对方,从而充分实施自己庙堂抱负的一种武夫手段。这不同于改头换面的对立从而产生的反抗,也不同于王朝更迭,更像是“家人”之间意见不一的一种较量,所以“克制”才是符合礼义的最佳态度。
但是,北洋军阀的这种人情味,也来源于内在关系的维持。结拜之交,袍泽之情,加上联姻以及地缘等原因,成为北洋军阀做事留一线的底线所在。段祺瑞是老头子的干女婿,张作霖和曹锟是亲家,吴佩孚后来和张作霖也成了结拜兄弟,北洋群雄骨子里是把北洋集团视为一个大家庭,无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亦或是旁支奉系军阀,均将自己视为家庭成员,他们一般情况下是愿意服从这个家庭中“大家长”的命令,也会愿意接受家长恩威并施、公道有序的管理,但是不能接受这个“大家长”倒行逆施,亦或是无情凶狠的打击和报复,公开闹分家的行为,是会受到抵触与反对。
最终,不难看出这种人情味,是为了服从礼义道德约束,而出发点也是为了北洋军阀这个“大家庭”更好的团结。不过事与愿违,随着诸多枭雄巨擘登峰造极,享受到权柄带来的欲望诱惑,一切约束也变得支离破碎。当如日中天的“东南王”孙传芳,在浙奉战争中电询风头无匹的“十四省联帅”吴佩孚之后,将须发已白的鲁军老将施从滨处死,既有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鲁军不愿假道,南方直军无法驰援北上,这场直奉军阀之间的定鼎之战,吴佩孚功败垂成的愤懑,也有高处不胜寒带来的膨胀与目空一切,至于人情味,则成了结满蛛网的那一晌清欢。
礼义|北洋军阀的人情味: 兵戎相见却手下留情, 不是因为利益而是礼义】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