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八和百科︱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上)

本文只是代表小编本人的看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女神,难免会有起冲突的,大家明白就行,谢谢大家!欢迎大家进来看小编的这篇文章,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进入正文部分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说故事,你对以下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八和书院特此整理成文倾情奉献,以飨读者。01、 墨守成规墨子,名翟(dí)【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典故】战国时期,鲁班进攻宋国,墨子负责守城,鲁班连攻了九次,墨子都赢了。不得已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人们把墨子守城的规则称为“墨守成规”,后来表示思想保守,坚持按老规矩办事,不肯改变。
 典故|八和百科︱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上)
文章插图
02、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韩 信【释义】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典故】张良送刘邦到褒中,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赢得了胜利,这就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典故|八和百科︱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上)
文章插图
03、手不释卷班 超【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典故】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有一天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他决定放弃文官,走上从军之路,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典故|八和百科︱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上)
文章插图
04、手不释卷吕 蒙【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典故】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典故|八和百科︱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上)
文章插图
05、韦编三绝孔 子【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十分勤奋。【典故】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典故|八和百科︱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上)
文章插图
06、程门立雪程 颐【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典故】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耐心无悔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