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曾国藩居官不败的五大处事原则( 二 )


 谨慎|曾国藩居官不败的五大处事原则
文章插图
4、慎独可戒虚妄王闿运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在于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他为人慷概激昂,向以霸才自居。王闿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人成帝王之业,他看中了曾国藩。他在1855年劝曾国藩自立不成,1860年再入曾府,仍劝曾“彼可取而代之”。但曾国藩不为所动,以食指蘸杯茶汁,在几上写了个“妄”字。后王闿运看到曾国藩写的一副对子:“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王闿运感慨道:“涤丈襟怀,今日之前,我只知一半,今而后,乃全知。”并自书一联曰:“花鸟总知春浩荡,江山为助意纵横”。他说:“吾不敢着墨文正联上,以重污文正。另书此,纪文正之大,且以志吾过。”曾国藩之所以能远离痴心妄想,与他的慎独精神是分不开的。他严于律己,日日不忘反省,不该做的事情,他想都不会去想。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为官从政之人,能做到“慎独”者,善莫大(博客,微博)焉。
 谨慎|曾国藩居官不败的五大处事原则
文章插图
5、刚柔互用亦是自立之道曾国藩曾这样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曾国藩认为,“刚”是一个人的骨架,靠着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于世,才能克服大量的困难险阻,才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理天敌,使人体生命之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刚”是人类生命运动中最大的源泉,否则生命则变得无动力、无价值、无意义。但人不能只有“骨架”,还要有“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会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柔”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退步宽平,清淡衡久。人的一生中,要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要经历很多的无奈和挫折,这时既要有舍我其谁,迎难而上的豪气,也要有“打脱牙,和血吞”的坚忍,要刚柔互用,审时度势,把握好度。片面地依靠“刚”或“柔”,都将导致失败。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下兴亡的大义面前,不争待何?在人生难行的地段,在名利场中,适当地退让一下,有何不可?所以说,为人处事,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自立自强。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