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李唐王朝统治者到底是汉族还是胡族?从贞观十三年一桩诽谤案说起( 二 )


 王朝|李唐王朝统治者到底是汉族还是胡族?从贞观十三年一桩诽谤案说起
文章插图
据史料记载,太子李承乾喜欢说突厥语,与手下亲信着突厥服,喜欢睡毡帐。其实,这是一些人不仔细读书才做出如此惊诧语了——唐太宗李世民也会讲一口流利的突厥语!武德九年,李世民曾与突厥颉利可汗订立城下之盟,史书中明确记载——“与可汗隔水语,且责其负约。”如果不是李世民精通突厥语,那么只能是颉利可汗心慕中原文化,操一口流利的汉语了。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无忌喜欢戴浑脱氈帽,被后世史学家讥为“近服妖也”。其实,就连唐太宗本人也喜欢与突厥近臣骑射游猎,倘若是汉族,李世民或者要在春天扶犁鞭牛,装出一副爱干农活的模样了。据《新唐书》记载,唐高宗曾经传旨“敕突厥酋长子子弟事东宫”。有太多理由相信,这些突厥酋长子弟来东宫,绝不是陪太子读书的。至于做什么,见仁见智好了。在宋太宗主持编撰的书法汇集《淳化阁帖》中,有一篇李世民亲笔教诲儿子李治的文章,其落款为“哥哥敕”。李世民是李治的兄长?这一发现令中外史学家抓狂不已。其实,这一切如果发生在突厥鲜卑这样的游牧民族身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游牧民族并不十分注重汉人所讲的伦理辈份什么的,“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王朝|李唐王朝统治者到底是汉族还是胡族?从贞观十三年一桩诽谤案说起
文章插图
或许正因为如此,李治纳武则天,李隆基纳杨玉环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在游牧民族眼中本身就是见怪不怪的。又如,史料记载,北齐太原王亦称呼他的母亲为“姊姊”。对于李唐这些糊涂账,南宋大儒朱熹一针见血道:“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另据《太平广记》载,唐文宗在为儿子选妃时,“朝臣家子女者悉被进名,士庶为之不安”。唐文宗得知消息,找来宰相询问究竟:“朕欲为太子 婚娶,本求汝郑门衣冠女子为新妇,闻在外朝臣,皆不愿共联作亲情,何也?朕是数百年衣冠,无何神尧打家罗诃去?”因遂罢其选。这一个记载意思很好理解,虽然李唐政权已经有二百年历史,但臣子们依然不愿意与皇室联姻。这一段前面部分都好理解,后面这句“无何神尧打家罗诃去”令所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编敢说再牛皮的史家也不懂唐文宗这句话是什么。如果请来一个熟悉突厥鲜卑语言文字的专家来做解释,相信一切会真相大白的。这个小段子告诉我们,时隔二百年,李唐统治者仍没有忘本,仍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至少口语是会说的。
 王朝|李唐王朝统治者到底是汉族还是胡族?从贞观十三年一桩诽谤案说起
文章插图
这个事情绝非孤例,当唐王朝勉强维持到唐昭宗时,朱全忠胁持着他离开长安,迁都洛阳,眼见大厦将倾、大势已去的唐昭宗于途中吟诗一首,其中二句道:“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所谓纥干是拓跋部的追随者当中一个古老部族的名字,而纥干山则位于拓跋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那里既是拓跋部的龙兴之地,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兵家必争之地。唐昭宗的这两句诗,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当李唐王朝行将就木之际,他的最后一任统治者最先想到的难道不是祖庭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