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都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你又知道多少( 三 )


 为人|都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你又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萧何这番话可真是说到了刘邦的心坎去了,说:“我是一定要到东方争夺天下的,怎么可能长期留在这里。”萧何顺着刘邦的话说:“那你一定要善用韩信,他这人在意的是你是不是真的相信他,是否能重用他,这样,他才会留下来。”萧何也借着这个机会点醒了刘邦,为什么你刚被打败几次,这些人都跑了因为这些人平时既得不到你的重用,也得不到你的尊重,而重用和尊重才是你真正留住人才的关键。于是,萧何建议刘邦,要拜韩信的话,必须用特殊的方式。先发布消息,选一个良日,而且要斋戒,设一个坛场。其实就是要把该做的仪式都做足了,再来拜将。
 为人|都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你又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萧何这么做也不是完全为了韩信,而是借这种方式来给在刘邦身边的所有人看,刘邦并不是总以不礼貌、不尊重的姿态对待所有人,当他遇到了够厉害、值得他尊敬的人的时候,可以彻底放低自己的姿态。就这样,萧何把韩信留住了,而且刘邦还封韩信为大将军,这段故事在《萧相国世家》是这样写的:“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故事说到这里,暂告一段落。刘邦为什么会这么重视萧何,完全就因为萧何的本事大,萧何所举荐的人,基本上在刘邦打天下时都派上了用场,且萧何所说的话,他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以刘邦为首。读《史记》最终是要明白一个道理:不贪图名利,只为办实事我们读《史记》,其实就是在学习前人的智慧,从前人的事迹中吸取精华,正如在刘邦身上,他给我们展现了很多历史和人事上的教训。一个人如果要成就自己的功业,他需要的这种领袖才能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有像韩信这样的人,善于带兵;还要有一种有管理才能的人,像萧何这样懂得如何处理带兵的人。当刘邦身边有这些人有这样的眼光看到才能,同时疏通才能、安排才能、组织才能时,他会被这种人说服,并且会依照他们的建议来行事。这才是我们从历史转回到现实上,是很容易理解的。这就相当于一个公司里头,作为员工有老板的心,和老板站在同一战线的,基本上都会得到老板的欣赏,而萧何所做正和刘邦的心。鄂君讲说:“今天我们不要说少了一个曹参,就算少了一百多个曹参,汉军仍然是汉军,可是如果少了一个萧何,那就不可能有汉军,不可能有楚汉相争的这个结局了。”萧何是长时间的、全面的功劳,曹参虽然打了那么多场战役,但不能“以一旦之功而立万世之功”。
 为人|都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你又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萧何还被赐予了一个很重要的特权,可以“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是最高级的优待。按照本朝的礼仪,上朝时为了表示见到皇帝的慌张和敬仰,臣子在殿上不能慢慢走,要快走,就是“趋”,像萧何这样的功臣,是可以慢慢地走向殿上,走向皇帝的。但萧何没有。他刻意把鞋脱了,光着脚去见刘邦,司马迁用了两个简单的字“徒跣”,就是赤脚,这也体现出了萧何的为臣之道。不居功自傲,不越君臣之礼。(全文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