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业图书馆界交流平台,分享交流一手馆情
敬请关注图书馆报微信
陈李君 | 文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豆绿色封面,三百余页厚度,七十二目三编,《周易》《诗经》《尚书》《论语》《老子》《庄子》《史记》等众多经典的引证,以诗文作为篇首语的传统章回体小说写作方式,简洁明了的每一目文字……诸多要素共同构成了《我们与世界》一书。
写作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我们与世界》,与卓泽渊教授以往严肃精深的学术专著不同,这本散文集介绍的是中国古人的哲学思维和智慧,体味和阐释的是深入国人骨髓、至今仍然葆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读者分享的是作者自身由心而发的思想、文化与价值感悟,阅读起来轻松流畅,似乎在聆听师长的谆谆教诲。
“我”“我们”“世界”,它们各自为何以及相互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是古今中西无数先贤智者思考与探讨的永恒主题之一。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是难以得出准确结论的。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尚不彻底,对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所知更是不多,人类目前的认识仅仅是世间万物的冰山一角而已。正因此,人们就愈加迫切地希望认识我们自己与认识我们所在的世界。
《我们与世界》以“认知”为主题,分上中下三编围绕“我”“我们”“世界”依次展开了讨论。依笔者浅见,该书内容主要包含三个关键词——“敬畏之心”“事在人为”“以小见大”。
敬畏之心
人类与世界是什么关系,实际上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问题,即对“我”的认识问题。“我”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命运如何,意义又如何……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此反复琢磨并写下了大量著作。虽众说纷纭,但存在一个共同的认知,即“我”只是苍茫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纤尘,置身人世间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置身自然界则更加渺小得不值一提。因此,必须时刻存有一颗敬畏之心。儒家主张天道、天命,道家强调自然、宇宙,法家提倡法度与权术,各有所信仰,也各有所敬畏。与西方宗教那种否定自身投入信奉上帝的热忱不同,常存敬畏之心方能认清与肯定自我,常存敬畏之心也才能认清外界并且认同生命神圣、人生神圣。
事在人为
《论语》里讲“仁”讲了一百多次,“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但是“仁”是什么,孔子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总是这样做算得上“仁”,那样做可以称为“仁”。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之一,谈论“是什么”比较少,重要的是“如何做”和“怎么做”。
《易经》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认为我们身处的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就是本源的、真实的、生生不息的,要想适应世界的变化就必须改变。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又一特点,不追求永恒不变的本源与存在,而是讲究变通。
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虽为一微尘,但人可以变通,可以主动追求与积极进取,可以读书、勤勉、自强、习得仁义礼智忠孝信,可以修身、养性、旷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可以在探究境遇的吉凶祸福中学会如何自处。
以小见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小见大,推己及人,由一人到一国,从一国到世界,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一种忠恕之道与使命感。
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它以“在世间却超越世间”的情感为基础。这种理性而又饱含情感的情理结构,一方面追求超脱世俗、回归自然,上下与天地同流,另一方面则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如“内圣之学”并非理学追求的终点,它的目的不在于使得人人成为圣贤,而在于重建与稳固人间的秩序,中国传统哲学里强调的“个人主义”,是精神上的,属于人性方面。它是个体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顶天立地、不受羁绊的伟大人格,但这种个体精神与伟大人格不是要舍弃、否定这个现实物质世界,相反常常为这个世界而服务。
推荐阅读
- 少年穿梭诸天万界,从斗破开始,培养三千女帝,嫣然紫霞统统在!
- 他脑死亡昏迷三年,谁知他竟是去上古秘境,修炼了三千年的修真文
- 汉服抄袭韩服?笑话!汉服历史三千年,打听打听谁是“爹”
- “死”字里有个“夕”,是不是“夕”多了就会害死人?
- 养士三千的孟尝君,侮辱了君子名号,实为枭雄甚至小人
- ?冬日暖阳:再见,2020
- 三千道士为保国两次下山,幸存者回来后,却发现道观被改成了寺庙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中“弱水”是啥意思原来与一传说有关
- 先秦时代|三千年前,一支商朝军队消失无踪,三千年后,他们的后代竟在美洲
- 手写壁纸|他步步回首,在盛世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