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大龙猫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文章插图
在敦煌游览莫高窟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个用心在让每一位参观者学习到东西、认识到敦煌文化的地方。从参观的方式上,每天开放固定名额预约,预约后统一到敦煌数字中心去看球幕电影了解基本的敦煌文化,而后景区大巴统一送到莫高窟,每15-20人配备一名讲解员参观8-10个窟。参观完后还有藏经洞博物馆、莫高窟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矩阵提供游客参观学习。既最大化的保护文物,也能让参观者更系统的学习。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展厅,讲述着一代代为莫高窟、为敦煌付出的奉献者…如今游客们能得以系统的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离不开早期敦煌人艰苦工作无私付出。
文章插图
加固前的崖面(1965年)八十年代才通电照明建国初期,莫高窟物资匮乏,敦煌研究所生活条件艰苦,粮食甚至要自己种,自己加工。每隔两天就要到县城里买小麦,所里建了磨坊人工磨面粉。没有电,每天要磨小麦八十斤,否则就不够20余位职工第二天的口粮。后来有了家属孩子,人口40位左右,为补充粮食定量的不足,一群大知识分子还在附近开荒种田,播种小麦。五十年代,莫高窟主要照明工具是煤油灯,进洞窟工作用汽灯补充光线。为啥在洞窟不用煤油灯呢?主要是考虑油烟会熏坏壁画。所以美术组的老师们个个都是汽灯维修行家。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临摹了大量壁画,这些壁画的临摹作品到国外展览,也一样轰动了世界。
文章插图
1954年,常书鸿所长去北京开会,带回一辆文化部发的吉普车,后面还挂着个拖斗,拖斗后面还挂一台三千瓦发电机,像个小火车一长串开回来。都是美帝战利品,三天两头地坏,又缺少外国零件维修,实际上研究所还是靠煤油灯照明。
文章插图
他们也曾试图自己发电,请县里水利局的师傅设计了涡轮机。拦截了水坝,等了好几个月蓄够了水,一切准备就绪,但是电灯只亮了一下就灭了。原来是设计方面的问题,水渠容量小,刚一发电就憋坏了。到了七十年代,赶上文革,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被下放劳动,或遣返回老家劳动改造,研究所的工作几乎就停顿了。研究所真正通电时,已经到了八十年代!子弟们几年都考不取一个本科研究所说起来令人错愕并唏嘘的是,很多夫妇是五六十年代从北京双双分配来的本科生,后来都成了专家的高级知识分子,但孩子却没能考上大学。整个研究所在改革开放前后,子弟居然没有一个能考上大学本科的。少数几个考上中专和大专就已经算很幸运了。
文章插图
整个敦煌地区,研究所都算是一个文化层次高,知识分子密集的单位。好多老先生都受过良好的国学教育,其他职工或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是早期的大学生,不但有考古、文物、绘画专长,还各个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打球赛跑,样样都行。他们的业余生活都能自娱自乐,唯一难办的是子女教育。随着职工人数增加,随父母一起调来的孩子,和在本地出生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一时间人丁兴旺。但远离城镇,交通困难,没有师资,孩子的教育怎么办?1958年左右,孩子大了,实在迫在眉睫了,研究所请一位家属办起了小学复式班。就是老师一会儿教一年级语文,转身再教二年级数学。
文章插图
1962年,研究所在县城里租了房子,把孩子集中送去寄宿,请阿姨做饭。两年后有了汽车,终于可以在周六下午派车把孩子们接回来团聚。孩子们都是满头满身的虱子。当年,一周只休息一个星期日。孩子回来,家长们就忙着做好吃的,给孩子全身上下里里外外地洗换,到了下午就又把孩子们送回城里了。也就没时间辅导孩子功课。到了中学就赶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恢复高考后,因为地方教学质量的原因,成绩并不理想。一代青年的学业就这样耽误了。七十年代职工才坐上大客车莫高窟的中寺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一直是香火旺盛的寺院,民国后期因战乱荒置。1944年国民政府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地点就设在中寺。此后,一直作为办公地点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2003年后,被辟为“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见证了研究所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创办和发展历程。
推荐阅读
- 养儿怎知母艰辛
- 年代文推荐: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 农村俗语:“牛怕阴阳角,人怕吊斜眼”,你知道什么是吊斜眼吗?
- 苏轼很经典一首诗,生活艰辛却依然爱着,心境豁达,令人十分钦佩
- 八十年代末,我国法门寺地宫打开时,为什么引起伊斯兰国家的关注
- 唐才子思念家乡一首诗,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皆是艰辛令人同情不已
- 糖油饼制作过程、跳房子的玩法......北京画家“土味儿”手绘八十年代
- 曹鹏:又和乐圣贝多芬“通电话”
- 近代史|末代“云南王”卢汉,1949年通电起义,后代的结局怎么样?
- 物件|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老物件:全都摸过碰过证明你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