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为什么《笠翁对韵》中“一东”、“二冬”部韵母读起来没有区别?


 区别|为什么《笠翁对韵》中“一东”、“二冬”部韵母读起来没有区别?
文章插图
有朋友问:《笠翁对韵》中,有个“一东”韵。为什么又有“二冬”韵。古代东、冬韵母有别吗?
这话问得,在古代要是没有区别,为什么要分成两个韵部呢?
区别|为什么《笠翁对韵》中“一东”、“二冬”部韵母读起来没有区别?】在平水韵之前,这两个韵部的发音肯定是有区别的,而且应该还比较明显。也就是在当时的官话,即中原口音之中。直到今天,我们去南方听某些地方的特别老的方言,可能这两个韵部的字发音还有区别。
但是这两个韵部字的发音逐渐靠近,和其他平水韵部中的发音变化的原因有些不同。其他韵部,我们今天读不准,大多是因为元朝兵马南下,北方语系一统中原,中原语系被驱逐的原因。我们今天使用的普通话发音,大概从元以后就是这样了,和唐音宋调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入声字。这就是学习唐宋古诗词最大的难度,很多字发音差得远。
“一东”和“二冬”两个韵部的字混淆是却是从唐朝就开始了的。
 区别|为什么《笠翁对韵》中“一东”、“二冬”部韵母读起来没有区别?
文章插图
据考证,唐代以前,汉人对“东”、“冬”读音有区别:东读如dūng,而冬读如dōng。于是就将两类现在看来一样、古代读音有区别的字,分成两个韵部,并分别用“东”和“冬”作为韵部称呼。而到了唐朝末年,李涪《刊误》中有云:“何须东冬、中终妄别声律?”也就是说,由于曲子词、古风、歌行体对变化语音的运用,晚唐文人都开始觉得“一东”和“二冬”的韵部区别有些多此一举了。
但是还不能排除当时这种口音混淆的地域差异。可能只是从官话,或者说中原语系,或者说长安音来说,两韵部字的发音非常接近了。
到了宋朝,经过时间的演变,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了。所以清朝戈载结合平水韵整理以前的词牌(主要是宋词)编写《词林正韵》时,就让一东、二冬通用了。不再使用“东”、“冬”来标示,直接使用了“第一部”囊括了这两个平声部,也包括了仄声的同一发音的字。
《词林正韵》、《笠翁对韵》以及它的前身《训蒙骈句》都是在《平水韵》上发展而来。
为什么《词林正韵》合并了韵部,而《笠翁对韵》却依然使用“一东”、“二冬”?因为《词林正韵》是韵书,后来民国时期的《中华新韵》也是韵书,同样进行了大规模合并,首当其冲就是“一东”、“二冬”。
而《笠翁对韵》只是在《平水韵》基础上写给小孩子们背诵的口诀而已,自然不会对韵部做出改变。
 区别|为什么《笠翁对韵》中“一东”、“二冬”部韵母读起来没有区别?
文章插图
为什么词牌的用韵(词林正韵)合并要早出诗歌(中华新韵)呢?
这与诗词不同的发展时期有关。到了宋朝,诗已经逐渐走入上层路线,格式固定,风格清冷,主要是给文人用来抒发大情怀,批判讽喻哲思使用,也就是所谓的“诗言志”。而“阳春白雪”从来都是小众,相对于蓬勃发展的词牌文化,宋诗的境地和它的特征是相符的,都是冷冷清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属于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文学体裁。失去了下层创造活力的诗,也就没有在形式上发生大变化的动力。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后到南宋末年,词人辈出,而诗人仅靠陆游一人独撑大局。
换句话说,写诗不流行了,已经成为高级文人的独有工具。在文人心中,诗歌的地位也是要远高于词的。写诗没有词牌一样随处可作,宴乐下酒的娱乐功能,已经成为了一种要沐浴更衣、静心上香之后的仪式感行为。
当一种行为变得形而上之后,那些繁文缛节的规矩在人们心中看起来就会变得正常,才符合身份。特别是像这种古旧的文艺创作类型,我们今天看到的国学大师们不都是身着唐装,手拿木串,银白头发,文房四宝,要多高级有多高级?这些东西能增添他的学问吗?不能。但是给外人的观感就不一样,这是一种利用规矩、礼节、形式来打造一种形象——至少看上去挺牛X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