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属今江苏省仪征市。原名白沙镇,五代吴顺义四年(924年),杨溥临镇“阅舟师,金陵尹徐温来见,改白沙镇为迎銮镇”(《舆地纪胜》引《仪真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世宗如迎銮镇,屡至江口,遣水军击唐兵,破之。”即此镇。
文章插图
02
徐铉8岁时父亲徐延休去世,徐铉有两个舅舅,大舅包谔,二舅包咏,孤儿寡母投奔二舅包咏,徐氏兄弟在二舅家长大成人。
按照《宋史》的说法,徐铉“十岁能属文”,属于早慧的才子型人物。杨吴大和四年、后唐长兴三年,也就是公元932年,这一年,杨吴权臣徐知诰在金陵府邸高置礼贤院,招揽各方人才。时年16岁的徐铉以父荫入仕,为吴校书郎,直宣徽北院,掌文翰。
公元937年南唐立国后,徐铉升为知制诰。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43年二月去世,南唐中主元宗李璟继位,改元保大,保大元年(943年),时年23岁的弟弟徐锴入仕,为秘书郎,齐王景遂奏授记室。
文章插图
南唐虽然是一个割据南方和中原王朝对立的小国,和其他历史上的封建专制王朝一样,在朝堂上,党争现象依然存在,士人间结成党派,相互争斗倾轧。
南唐一朝,以宋齐丘为首的士人形成了最主要的政治集团,以宋齐丘为首的宋党以外,形成了或以孙晟为首、或以韩熙载为首的一党,两党斗争对南唐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党争现象困扰着南唐的政治和朝政,直到南唐灭亡,依然如此。
初入仕途的徐铉徐锴兄弟身不由己也卷进党争的漩涡。徐氏兄弟的第一次党争被贬,牵扯到南唐两个显要人物:宋齐丘和殷崇义。
宋齐丘(公元887年~公元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有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元宗革除党争时,宋齐丘自杀而死。
殷崇义(912年~984年),字德川,池州青阳人。唐末天下大乱,殷崇义于扬州仕吴,以文名显于世。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病逝。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皇位,改国号曰“宋”,改元“建隆”。南唐派遣殷崇义出使宋都汴梁,遇到赵匡胤之弟赵匡义,赵匡义责问道:“不知我宣庙讳耶?”其时南唐已臣属于宋,殷崇义为避宋宣祖讳,遂改姓为“商”,未改名;后又因名中有“义”字,犯宋太宗讳,于是将姓名改为“汤悦”。
文章插图
左为徐铉右为徐楷
03
徐铉第一次被贬在保大七年(949年)。
陆游《南唐书》徐铉传是这样记载的:“(徐铉)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徐锴传记载说:“时殷崇义为学士。草军书,用事谬误,锴窃议之,崇义方得君。诬奏锴泄禁省语。贬乌江尉,岁余召还,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论冯延鲁有罪为才,人望至浅,不当为巡抚使,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然元宗爱其才。复召为虞部员外郎。”
徐铉做知制诰时,当时学士殷崇义起草了一份军书,那时的公务文章都是骈文,讲究对偶、用典,如果典故用错了是件很丢面子的事。而殷崇义的这篇公文恰恰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如果是一个老于官场的人,一般不会去议论同僚这样的事,但徐铉和弟弟徐锴拿着殷崇义这篇军书说事,批评殷学士的不学无术。这样的话很快被殷崇义和宋齐丘听到了,那时,宋齐丘权势如日中天,结果徐氏兄弟以皇帝最讨厌的罪名“泄禁省语”,受到了严厉处罚,被赶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