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印记——河道工程古代汴河对杞的影响(三)

古代|历史印记——河道工程古代汴河对杞的影响(三)
 古代|历史印记——河道工程古代汴河对杞的影响(三)
文章插图
汴河亦称汴水、汴渠、汳(音反)水、邲(音反)水,古人以反为不祥,改从汴。源出蒗荡渠(别作莨荡),由中牟分支而东,下达于淮。其经杞之道,自春秋以来行县北部,已有水运,西汉宣帝五凤年间(前57-前54年),增关东谷,年400万斛,由此道转大河入京师。莽新始建国三年(11)黄河决,鸿沟(即蒗荡渠)水乱,此道被水,汴东大灾。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70)治汴,同治睢水,筑荥阳至千乘长堤千里,河汴分流,水运复通。杞北旧有汉堤遗址。
唐改称广济渠,开元末(741年前)再浚此河。德宗朝(780至804)由此道年运江淮米400万石补充关中食用。后因李正己、田悦叛乱,漕运断绝。五代周显德二年、三年(955、956)遣周景复治汴河,六年(959)于汴口置闸,调节水量,又令吴延祚征民工数万修筑京师(今开封市区)至临淮长堤,汴河复兴。北宋建都汴京,军民百万,食用全靠此河运输,对汴河更加重视,谓为:"京师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实为立国之本",故北宋诸帝特重汴河。太祖于建隆二年(961)导索、须二水入汴以广水源,三年(962)两岸植柳固堤,置"汴勾当"之官,专职治汴,并派都水监加以稽察。每年由春至冬水深保持6尺以上,年运江、淮、湖、浙粳米与小麦600万石供京师食用,并运东南所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汴河居当时诸漕运之首,杞境设有码头泊船,今县城北之东、西马头村即其遗址。大中祥符八年(1015)增河防兵,当水深7尺5寸(常位6尺)时即上堤守护,并加深主道,宽5丈,深5尺,以畅水流,又令京畿30余县(时雍丘为畿县)之地方长官皆兼河职,三年一修,定为常制。后因河床淤沙严重,自东水门至雍丘(杞县)、襄邑(睢县)河床高出平地1丈2尺,形成"悬河"。皇祐二年(1050)大浚又淤,嘉祜四年(1059)梁焘奏请恢复汴口通漕。
熙宁中(1068至1077)遣沈括等携水平望尺、杆尺测河,由汴京上善门至泗州840里130步,落差19丈4尺8寸6分,乃大浚。此汴河有史以来第一次经实测之修治。南宋建炎二年(1128),金兵南侵,汴京留守杜充决黄河入汴,汴河淤坏,京师至泗之水运全废(杞道亦废),空留"老汴河"之名(当时通水者仅安徽濉河至洪泽湖一段)。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黄河决于祥符义唐湾,再夺汴河水道,汴京至杞更加淤塞。明代又浚汴河,水道复通,兼产鱼。至成化年间(1465-1486)。汴河春渔"被列为杞县十四胜景之一。其后修治失常,渐次又废。至清乾隆六年(1741)始以汴河故道开挖新河,命名惠济河、名相伊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