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亚当·斯密的两本书对人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为何他的两本书却建立在如此不同的假设上?此即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熊彼得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Das Adam Smith Problem)”。亚当·斯密本人生前对这件事倒是没有任何表示。他在《国富论》中从未提及《道德情操论》,虽然后者是他在36岁就出版的名著,他从未公开讨论过两本书之间的关联,也因此留给后世学者许多发挥与争论的空间。
文章插图
举例来说,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就批评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只狭隘地聚焦在单纯的交换上,并未讨论生产与分配的问题。另一位著名学者哈耶克,则从二分法的角度解释了亚当·斯密的初衷,他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是因为斯密采取了一个历史的角度来写作。在《道德情操论》中所提及的同情心和无私旁观者,在一个相互熟识的小社会中,道德与利他就足以成为维系秩序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诸如伦敦、纽约这样全是陌生人的大都会中,只靠利他是无法生存的,因此人们行为的动机就会转变成利己。哈耶克认为,这表示亚当·斯密了解美德的极限——在几乎都是陌生人的市场体系中与人互动时,无私的旁观者也会无奈同意将自利作为首要考量条件。不管经济学家们如何看待亚当·斯密问题,不少人都认为两本书充满完全对立的观点,这是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其实,亚当·斯密的初衷并非“设计”这么一个令人疑惑的困境,他是想建立一个宏大的社会思想体系,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亚当·斯密的想法,逐步看清两本书看似矛盾背后的“和谐”。
文章插图
首先,亚当·斯密对看似无人计划的人际复杂互动,最后却会产生井然有序的结果,即哈耶克所谓的“自发性的秩序”这种现象十分感兴趣。他在《道德情操论》中尝试解释了这个现象,当他谈到社会的道德标准是如何决定时,回答道:“是由所有人决定的。”每一次的互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也都对道德标准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仅发生在商品与劳务的交易上,也发生在道德标准的形成上。也就是说,关于商品交易和道德的产生,亚当·斯密都认为是“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操作。
文章插图
其实,不管是《道德情操论》或《国富论》,亚当·斯密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从个人行为动机的假设开始,去理解人们商品交易或道德互动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推论整个社会最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分析是否能让社会更加美好。换句话说,亚当·斯密在这两本书中,讨论的都是人类实际的行为,而非理想中的行为。只是《国富论》聚焦在市场交易的商品,《道德情操论》讨论的是人们的道德互动。他的目的是将商品交易和道德互动背后的逻辑统一起来。然而,这种跨越学科领域的分析可靠吗?
文章插图
1976年,当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出版后,我们发现,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社会也是一条合情合理的方法后,亚当·斯密当年的目标就实现了,商品交易和道德互动背后的逻辑可以统一。也就是说,“亚当·斯密的题”已经解决了。当然,一直以来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亚当·斯密的思想本就是“铁板一块”,不论是在分析方法或是对人类行为动机的看法上,《国富论》都是《道德情操论》很自然的逻辑延伸。经济史学家马克·布劳格(Mark Blaug)曾说过:“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没读过《道德情操论》,那些读过的人则会发现该书与《国富论》仅仅‘表面上’是不一致的。”布劳格在搜集了大量亚当·斯密的资料后表示,斯密在完成《国富论》后,回头继续修订《道德情操论》,他应该是在构思一个更完整的社会科学架构,只是他没有时间完成。他当年在《国富论》中对《道德情操论》三缄其口,是出于学者的严谨——在得出可信的结论前,他不会妄下断语。
推荐阅读
- 拉佩|人世间,那些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儿女,他们是《魔鬼》的黑色土壤
- 忠心|真实的宋江自私自利,连最忠于他的李逵都不放过,泯灭人性!
- 孤独|他是水浒中最自私自利的梁山好汉, 终生没有一个朋友, 最后孤独病死!
- 而自利|墨子重天下之利,从“兼相爱,交相利”解读义利合一的道德价值观
- 照料|梁山人缘最差的1位好汉,自私自利没朋友,生病无人照料凄惨死去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东晋心系国家,西晋自私自利,两晋士大夫为何人生态度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