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文章插图
【 这位|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图片来源:《国家宝藏》视频截图
在了解这件珍贵文物的前世传奇时,观众们也被“安利”了一位清朝女科学家王贞仪。她精通天文学,也工于诗文、擅长骑射,堪称“全能学霸”,还被评价为“有奇杰之气,不类女流”。这位女科学家的经历,到底有多传奇?
一位“离经叛道”的女子
王贞仪是一位优秀的女科学家,但以其同时代人的眼光来看,她在当时却可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
清乾隆年间,王贞仪出生了。她自小聪明好学,其祖父精通历算,著述颇丰,对王贞仪影响很大,她写道,“贞仪幼侍大父惺斋公,公细训以诸算法。”
11岁那年,她随家人来到吉林。此后5年的时间中,王贞仪大多数时候都待在这里 ,几乎阅尽祖父丰富的藏书。
或许是家庭风气比较开明,王贞仪得以随同祖母和父亲去往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遍览当地风土人情,眼界逐渐打开,也得以接触到社会最真实的一面。
在封建社会,如无意外,接下来这个女孩的生活轨迹应该是嫁一个门当户对的男人,然后相夫教子,度过余生。但王贞仪不甘心囿于平庸的婚姻生活,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18岁左右时,她将心思放在了天文和数学等领域的研究上,一边自学、做实验,一边记录成果和心得,逐渐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才华。婚事则一拖再拖,直到24岁才嫁给了詹枚。
杰出的科学家
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王贞仪想做点科学研究,简直难上加难。但对那些风言风语,她也懒得理会,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天文学著作,可能会存在一些谬误。王贞仪便努力一一去勘误、订正,对一些理论学说也加以验证。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国家宝藏》视频截图
比如,汉代张衡已经对日月食的原理做出一定解释,但还不够详尽。王贞仪先是读了很多相关的著述,然后打算利用现成的工具,研究成因细节。
她把吊在屋梁上的灯当作太阳,拿小圆桌当地球,再找来一面圆形的镜子充当月亮,并按照已知的天文学原理慢慢移动三个物体,观察它们处在不同位置时会有什么现象。
反复求证后,她写成了《月食解》,尽可能准确地解释了月食发生的时间等一系列知识,驳斥了一些错误说法,行文流畅,读来几乎毫无艰涩之感。
此外,她对“天圆地方”等说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指出“岁差”是天体运动的固有属性。天文学是个很冷门的领域,但王贞仪一直都没有停止对它的研究。
“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
确实,她的一生足够多姿多彩。相传,十几岁时,她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进步神速。至于学习成果,有记载称“跨马横戟,往来如飞”,达到“发必中的”的程度。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氛围里,王贞仪一直强调“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认为女子的智慧比起男子来并不逊色,能够学有所成的话,一样可以对社会有贡献。
她精通天文地理,也工于诗文,其诗作往往潇洒大气,毫无脂粉娇吟之态;王贞仪也懂医学、气象知识,“言晴雨丰欠辄验”。
遗憾的是,她曾把研究天文学的成果写成著作,但很多都已经失传了,今天我们能够读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历史上,王贞仪29岁时便去世了,但她对科学的追求与热爱,值得后人铭记。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推荐阅读
- 这位民国名媛,她美到让林徽因羡慕,让金岳霖动情,却命运凄凉
- 这位将军的陵墓里发现怪酒器,不仅模样诡异,而且来路成谜
- 清代《萬國來朝》 圖
- 这位中华祖先,就像被打入冷宫谜一般,不见于正史却若隐若现
- 居家隔离后,这位95后金州人创作《写给金州的歌》
- 拥抱恐惧才能走出创伤!这位企管专家靠“与火共舞”克服对火恐惧
- 名将施琅为何宁弃侯爵而求花翎,浅谈清代花翎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清代知府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位 换做现在是什么级别
- 这位明君写下一本让克林顿都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名著,可惜却没有教育好儿子
- “潘安”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美男是怎么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