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 是中国古典文化两朵并蒂奇葩,二者虽有差异,但同出一源。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
所以,词并非是宋朝所特有,也非是一夜就在宋朝士大夫之中风靡的,而是通过唐诗,不断演变而来的。但唐朝,虽有词,却不被士大夫文人重视,故而,从唐诗到宋词,有许多承上启下的人物。
比如温庭筠的诗,辞藻华丽、精致柔婉,他也是与李商隐并称诗人。同时他又是唐朝第一位专注于“依声填词”的词人。温庭筠生于唐末,可以说是为唐诗画上了句话,为宋词开启了篇章。
文章插图
冯延巳开北宋词坛风气
另外,在唐宋两个朝代之间,还有七十多年的大分裂时期,这段时期虽然王旗变幻、兵荒马乱,但也出了不少优秀的文人。比如“词帝”李煜,还有今天要说的冯延巳,这些人,对于宋词的影响更为深远。
冯延巳的词风,是因袭温庭筠的“花间派”,但他能别出机杼。
1. 题材
花间派中的题材,多写爱情闺怨,离愁别恨,冯延巳的词作,也都是这些内容。不过,有温庭筠、韦庄这样花间派的鼻祖名家在前,冯延巳一味因袭,当然是无法成为词坛大家。
文章插图
温韦等人,词虽好,但多是写艳情,在当时的文人眼中,是不庄重的文学艺术,上不得台面。所以,当李煜词学国仇家恨时,王国维称赞他化“伶人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其实,在李煜之前,冯延巳已经开始以词写人生命运这种比较深刻的思想意识。
古人有“诗庄词媚”之说,大到家国天下,小到个人人生命运,多是诗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所以,冯延巳在因袭花间词的同时,抒写对时间命运的感叹,也可谓是替“士大夫之词”打下了基础。
2. 艺术特点
词多写悲愁,冯延巳的词作也有许多抒发愁苦的,但是他作品中的“愁”,就像李商隐诗中的“情”,朦胧曲婉,含而不露,美而不知所指。并且,冯延巳填词所选取的意象都比较大,读来比较开阔。
文章插图
同时,冯延巳的词,没有那般浓艳,却有一种清丽和深刻。《艺概》中说,晏殊的词作,深得冯延巳之“俊”,欧阳修深得冯延巳之“深”,这两位一人得冯延巳一个特点,便皆成宋词坛名家,可见冯延巳之功力和影响。
所以王国维说他开北宋一代风气,陈延焯对冯延巳的词总结的很好: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代表作《谒金门》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一首代表作《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题材,冯延巳似乎是有所寄托,但已经难以考证。
文章插图
此词开篇即是名句。忽然起风了,平静的池水,在春风下泛起了涟漪。冯延巳用了一个“皱”字,非常新颖而且形象地描绘了微风吹过水面的景象,突出了春风的轻柔。
同时“皱”还是一个人为的动作,表示紧蹙。人不开心的时候,会紧蹙眉头,所以这个“风吹水皱”还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心中情感。这种情感,是苦闷的,而词人这样表达,主人公的愁苦是非常含蓄的。
微风春水,一幅优美的画面,但是女主人公因为恋人不在身边,心中愁苦,面对明媚的春光,无心欣赏,所以她漫无目的地走到花间小路上。花香扑鼻而来,鸳鸯成双成对,在水间穿梭往来。
文章插图
这幅景象,不用说,定然是触动了女子的心,更加慨叹自己的形单影只。所以她折下了一支含苞待放的红杏,“挼”就是揉搓的意思,女子轻轻揉搓花瓣,可见她的心情烦闷,甚至有些复杂。惆怅之下,见到花儿,于是下意识地揉碎了。
推荐阅读
- 在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之间,到底有着多少道坎?共七道
- 名句“兔子不吃窝边草”中“草”指的什么? 古人对这事还真含蓄
- 春夏秋冬——诗意醇厚的唐宋四季
- 从穷到奢只在一念之间,聊聊汉代清明简朴之风的形成及发展
- 因为李秋水,段誉和虚竹其实还是亲戚!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简单!
- 玉雕师之间的差距都在这了!
- 王安石: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方寸之间展牛气 86岁老邮迷准备圆了自己多年的梦
- 两位好汉上梁山,晁盖这样安排,公开了他和宋江之间的矛盾
- 广平二中,老师之间的比赛,有你认识的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