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文章插图
无论我们登高望远,还是隔海眺望,无论我们满怀事业的雄心壮志,还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无奈,这首《登幽州台歌》总会被我们慷慨地吟咏,同时,还会有一股不可阻遏的豪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思索和博大的历史情怀喷薄而出,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凡读过这首诗的人可能都会觉得它好,但好在哪里却难说清楚。一般用来分析诗词的招数,如情景交融、比喻拟人之类,对这首诗全用不上。它的语言是那么枯槁,它的构思是那么平直,它的表现手法又是那么简单。感情喷涌着,使陈子昂顾不上雕琢和修饰,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就那么直截了当地喊了出来,却成为千古之绝唱。其中的奥妙究竟何在呢?
文章插图
这不得不要先说一下陈子昂这个人了。陈子昂出生于四川射洪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任侠尚气,“至年十七八不知书”(卢藏用《陈氏别传》)。后游乡学,幡然悔悟,这才到家乡附近的金华山发奋苦读,数年之间,遍览经书、精究坟典,才学大进。但是走进长安,他才发现繁华的都市内他只是一个落寞的背影。24岁,陈子昂如愿考中进士,初为麟台正字,后官右拾遗。武则天多次亲自召见陈子昂,让他面陈政事。陈子昂直言切谏、为民请命,知无不言,他的陈词与书奏像一团烈火直燃帝国的腐絮。但是武则天只是壮其言而未深知,对他的进谏姑妄听之,却并不付诸实施。陈子昂深感君臣不遇,落落寡欢、仰天长叹。
文章插图
二十八岁,陈子昂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到过张掖、同城等地;三十八岁,他第二次从军,随从建安王武攸宜征契丹。但是,满腔的热血却遭遇兜头的冷水,自己屡献奇计却不被采纳,陈子昂满怀失意的苦涩与落寞登上黄金台。他登临的这片土地曾是古燕国的都城所在地,这座高台就是黄金台,也称幽州台、蓟北楼。想当年燕昭王为报齐国的侵略之仇,采纳郭隗的建议,筑宫师事郭隗,并在蓟城修筑高台,上置黄金,乐毅、邹衍、剧辛等英雄豪杰纷至沓来、效力左右。经过二十八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燕昭王派乐毅为上将军,连下齐城、报仇雪恨。西南方向,易水滔滔,荆轲与燕太子丹诀别水涘,高渐离筑声悲切,荆轲高歌慷慨。尽管最后刺秦失败,但也不枉了一颗英雄虎胆、壮士雄心!天地悠悠、人生短暂,他怎能不情郁于中而发之于外,将一曲《登幽州台歌》唱得荡气回肠、千回百转呢?
文章插图
人行世间,有多少人想要在有生之年大展拳脚、一逞所愿?低微平凡的民众像路边草木、泯灭了最后一丝生命的征象;英姿迈往的文人也只是把盖世的才华换来一生的蹉跎,像挺立于万丈深谷中的巨木,玉树临风却终无出头之日。《登幽州台歌》就是一曲失意英雄的悲歌,却又如此慷慨雄壮、动人心魄!
推荐阅读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这首苏轼的诗全文很少人知道, 第一句却是千古名句, 红遍大江南北!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杜甫的这首骂人诗频频被选入教材,却总被认为是夸人的诗
- 李商隐在深秋的夜里感慨万千,写下的这首凄美之作,无一字不忧愁
- 苏轼: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 著写大城经典,升级人生高度
- 红楼梦中最感人的诗,竟是这首《紫菱洲歌》
- 李白写诗也会犯错,这首诗平仄不对,却是千古第一
- 这三部著作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你读过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