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叙人称:完全以第一人称
就从这些资料来看,大体上以第一人称为主,这给予读者一种在阅读自传的感觉,但与自传不同的是,其中蕴藏着当时被采访人的语言与人物性格。当所有这些材料堆砌形成一整份口述史资料的时候,除了材料中涉及的一些细碎之事以外,我们还能深刻体会到,他们固有的人物性格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正因为是第一人称,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方言,如“挺哏儿”、“免后儿”等口语化的内容,口述史也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方言是地方语言,确实能体现出风土人情,但作为一个传统的创作者,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人,我的创作目的便是将一个事实或者好几个事实写成一篇文章供受众欣赏与使用(新闻的首要目标是为公民的自由和自治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那么关于口述史的创作,倘若没有一些简短的解释(在这里可以不必要求做注释),那么阅读与使用的人可能会存在着一种阅读的障碍,此时,风土人情不仅会因为阅读障碍没有体现,这份口述史的传播也会因为阅读障碍而无法长时间存在,而其中主要原因是方言正在消失。
因此在我看来口述史本身应当做些许解释,不过目前我只是阅读了部分口述史材料,或许只是因为本篇口述史的创作者没有相关操作。
(二)第一人称带来的另一个文本特点便是文章尚未体现具体时间,由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思考为侧重点,可以说口述史的材料是将口述人的语音直接转化成文字,其中便少了时间等一些细节,可以说口述史将人内传播以文字的方式进行了呈现。就其产生而言技术含量似乎较少,但为保证其可传播性,我个人认为可以加上时间,因为时间是历史的体现,时间也能体现使用价值。
既然缺少了相关的具体时间,那就需要另一种计时方式,按照其个人特点,便可以“二十来岁”这种模糊的状况进行思考与口述,而录音机便照常记录,此外传统的人们可以用辈分来记录,比如为了体现时间跨度,有个口述人便以“住了四辈”来描述,这确实是口述史的一大特点。在此我认为可以保留。
二、 “点到为止”的编辑
在我阅读的口述史材料中,存在着大量自问自答式的文本。在看到这之前,我认为口述史仅仅是对采访过程的一种单纯的录音记录,但事实上,也存在着一种编辑,比如这种自问自答式的文本,所体现出的便是单纯对口述人的语音的记录,而采访人本身的言论没有体现在文本之中。这其中似乎存在着一些矛盾,一种口述史创作人的创作理念与表现方式的矛盾。创作理念可能是单纯记录口述人,但是表达方式上有无不体现着“对话”。
因此在我看来,口述史应当适当删掉自问自答中的“自问”这一方面。
除了自问自答之外,部分口述资料在文字中存在着省略号,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对于语音的筛减,如今尚看不出来创作者这样的意图,只能从有限的文本篇幅和相关内容予以解释。
但从口述内容上看,这段时间本人阅读的口述史的内容向来琐碎,似乎并没有增减的必要。这里做一个疑问。
三、 意外的收获
做口述史会存在意外的收获,比如老人还记着的顺口溜,或者老人家中存在着的旧的字画和老物件,都可以对口述史本身内容做辅证或者丰富口述史的内容。不过这些内容也需要做到图文相符,不然图不答文,反而会占据版面,又或者造成印刷的经济损失,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目前为止,我对于口述史似乎存在一种矛盾的观念,从部分作品来看似乎尚未形成标准化与一致性,此外由于我阅读的口述史内容的作者大多为半路出家,缺乏相关的专业性,导致我对口述史的文本尚未形成固定形式,但是我相信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意见,并且让自己的意见归于稳定与统一。另外,新闻传播的部分技术操作,我认为可以引用其中,当然此事还得看接下来的学习。
(作者:宁波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叶帅)
【 口述|关于口述史文本特点的简要分析
推荐阅读
- 日本有百鬼夜行, 英国有吸血鬼, 中国有什么?
- “小舟独棹烟波间”:关于出行工具,宋代女性真的只独爱舟船吗?
- 红楼梦:关于宝玉的婚事,王夫人有多不满意林黛玉,一句话表明
- 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
- 伤感爱情文字图片 关于爱情的图片带字
- 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 关于五代这段时期,为什么很少被提起
- 大家知道吗?关于翡翠的故事和一些看法!!
- 听到宋江被毒死,武松只说了6个字,道出与宋江情义不再
- 辨析|为什么说朱熹关于“止于至善”的解释是一种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