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所表现的“志”,不论是战争年代的作品还是和平时期的作品,都具有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具有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人们常提到“诗词大家”这个词。其实,只工于诗词格律,不算诗词大家,只寄情山水,不算诗词大家,小情小调,更不算诗词大家,只有在诗词中得心应手又恰到好处地展现为高尚理想而雄视天下的胸怀和气魄,才算得上“诗词大家”,只有毛泽东才是这样的诗词大家。
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即走上了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战火硝烟中,毛泽东并没有停止诗词创作。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他的许多诗词,就是记述战争场面的。艰难困苦的环境,血与火的战争,生与死的考验,没有让毛泽东低沉悲观,相反,战火不仅培养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中国和外国包括他的敌人一致肯定的大军事家,更将毛泽东的意志锻造得更加坚韧,也激发了他的万丈豪情,使他的胸中充满“齐北斗”的诗意,从而成为“马背诗人”。
在毛泽东记述革命战争场面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枪林弹雨的实际战争情况,能体会到毛泽东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风采,更能看到他乐观主义情怀。细细品味毛泽东这些诗词,就能体会到,毛泽东是在吟唱,吟唱人民的斗争精神,吟唱胜利的喜悦,吟唱革命战争的风烟,因为这种风烟滚滚,就是埋葬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豪迈历程。
文章插图
毛泽东记述革命战争场景的第一首诗词应该是他写于1927年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毛泽东在这首词中所写的“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等句,真实地反映了在反动派血腥镇压下,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反抗的义举,拿起武器的工人农民拼死与敌搏杀的形象。最让毛泽东难忘,也让人们感佩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写于1928年秋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词记述的是1928年秋井冈山保卫战的场景。当年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这首词而重现。笔者去井冈山实地了解情况得知,由于相隔数十年,当年参加此次战斗的许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井冈山保卫战到底是什么样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正是由于有毛泽东这首词,人们才得以回忆起战争激烈的情况。毛泽东记述革命战争的诗词意义远不止于对战争历史过程的记录。透过诗词中的豪情,以及体现的意境,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革命战争风烟的一种吟唱,对工农战士牺牲奋斗精神的一种赞赏,对武装斗争必定胜利的坚定,更能看到他坚如磐石的意志。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他在这首词中再次抒发了当年坚持井冈山斗争的豪情:“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特别是最后两句,体现了毛泽东在艰难困苦岁月中的信念和意志。
毛泽东写作诗词,有一个特点:越是在险恶中,越是身处逆境,他的诗兴越浓烈,写出的诗词越多,越好。比如他写于1930年1月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写作这首词时,处境极为凶险。1929年冬,国民党集中闽、粤、赣三省16个团的兵力来“围剿”红军,敌军数倍于我军,装备也大大强于我军。红军经过长时间转战,已经人困马乏,弹药不足,伤病员很多。为了保存实力,毛泽东和朱德等议定,由二人各率一部分部队分兵转移。当时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不过数千,极度疲惫,子弹几乎用光,枪械也十分破烂,冬季,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而且衣衫褴褛。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数量几倍于红军的围堵追剿,随时可能全军覆没。但是,就在这个情况下,毛泽东不仅极度藐视凶险和艰难,而且极轻松地对待这一切。艰难,激发了他的豪情,险恶,唤起了他的诗意,在这支弱小疲惫之师的指挥者的内心幻化出诗情画意,他又有了另一种身份——诗人。他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半山腰里的红军队伍逶迤而来,而这支弱小疲惫之师,在他眼中,则是具有雷霆万钧之力的雄壮之旅,“直指武夷山下”。在险境中,毛泽东还产生了特有的审美观,红军举着的红旗,在招展中形成如画的风光。在几乎陷入绝境时,在生死攸关中,毛泽东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这是何等气魄,何等境界!险境竟然能够激发毛泽东的诗情,这是常人所难以达到的,这也恰恰形成了毛泽东诗词非同寻常的特点。
推荐阅读
- 魔道祖师中,大家最怕听到什么?看到第三句已经忍不住哭了
- 如何直观地说明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 隋唐演义中没有交待的十大人物结局
- 经工集团党委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甜宠文不是因为喜欢,谁会护着你
- 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何称鲍叔牙为鲍叔?先秦人的名字有点复杂
- 一代儒将诗意雄安
- 当年击败北大硕士,拿下诗词大会冠军的37岁外卖小哥,如今变化让人认不出
- 大金开国礼器——人面犁头建元收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