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诗词大家毛泽东( 三 )


 表达|诗词大家毛泽东
文章插图
1931年春,毛泽东写下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同年夏季,他又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这两首词,笔调轻松,场景宏阔,甚至很风趣。要知道,毛泽东写这两首词时,红军虽然打了胜仗,但仍然险象环生,蒋介石调集重兵,不断“围剿”红军,红军艰难奋战,仍然没有摆脱困境,随时有被敌军消灭之危险。然而,越是在这种困境,毛泽东越有诗意,并且写下了今天的人们看来十分轻松的诗词。
 表达|诗词大家毛泽东
文章插图
◆《清平乐·会昌》
1934年,毛泽东写下了一首《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首词,十分清爽,十分阳光,格调轻松,又充满豪迈之气概。但是,人们也许没有想到,毛泽东写作此词时,正是他人生低谷之际。当时,左倾机会主义已经统治中央并且进入苏区,掌握了领导苏区和红军的权力,毛泽东已被剥夺了一切实职。但毛泽东没有任何失落,没有任何忧郁,更没有任何沉沦之情,相反,他却写出了上面这首词,充满词中的是毛泽东的乐观自信,体现的是毛泽东超越一己之悲欢,超越功利,超越政治,甚至超越生死的大政治家兼大诗人的情怀。
世界上有许多强者,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坚强不屈,能够挺得住,站得起,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主义心态。但极少有人像毛泽东那样,不仅能在上述各方面都比世上其他强者做得更好,更能保持泰然心态,而且能在逆境中焕发激情,产生诗意,进入到艺术和审美的境界,越是艰险,越加豪迈,做诗越多,诗词的意境更美妙洒脱。这就是毛泽东超凡脱俗之处。
在1945年重庆谈判之前,除了毛泽东的战友们,中国人中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会写诗,更不知道他是“诗词大家”。这种情况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发生了变化。身在重庆的毛泽东发表了他写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一见报,山城重庆轰动了。当时的重庆,是中国文化人聚集之地,也是中国各方面精英汇聚之处。他们读了毛泽东的这首词,不管是支持毛泽东的,不太了解毛泽东的,还是反对毛泽东的,都对毛泽东刮目相看。因为从这首词中,他们真正领略到了毛泽东风骚独步的一面。当时在重庆的美国采访人员斯特朗曾评述说:“毛泽东写的这首诗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据说,蒋介石听说毛泽东发表了这首词,也让秘书调来报纸细读了一遍,读罢沉默不语。蒋介石是否从这首词中看到了毛泽东决非甘心居于区区之地而志在全国?是否看到了对付毛泽东决不是削减共产党一点儿兵力所能奏效?这已经是历史之谜了,但蒋介石的心情决不好受就是了。
 表达|诗词大家毛泽东
文章插图
《沁园春·雪》
不管蒋介石怎么想,毛泽东这首词却折服了重庆的许多中国文化精英之心。当时的著名人物柳亚子称此词令“千古词人共折腰”。和柳先生同时代的许多人,看到了共产党头号人物所具有的诗人才华,领略到了毛泽东的博大胸襟,更钦佩一位伟人具有独领风骚的手笔。但他们当时还不知道,毛泽东早在此前就写下了许多抒发伟大胸怀和独步风骚的诗句,只是征战之中,毛泽东没有公之于世罢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