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道
《论语·子张》记载:“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是古代制造物品的场所,如官府制造器物的地方、手工作坊,“百工”在这里观察、揣摩、学习、制作,最后学成一门技艺。在互相学习中就能精益求精,制作出精良之器。子夏以“百工居肆”来比喻君子的学习,就是说要像百工学习制作器物那样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不学习就不可能掌握,更不用说理解知识的内涵,做到融会贯通了。与百工不同的是,君子不能仅仅满足于器物层面,“君子不器”,君子要知道器上有道,要通过学习来悟道、明道,进而达到道的境界。整句意思是说,百工长期居住在肆中,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观察,才可以制作出精良的器物,而人们通过学习才能悟道、明道,下学上达,进而实现道的境界,成就圣贤人格。
那么,“道”是什么呢?即天道,也就是仁道。牟宗三说:“下学上达,自知天知,即以人格之与天接,之与天契。此就是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也。”“由实践而践仁,由仁之呈现而见天道。未有离开仁之实践而空言天道为如何如何也。由仁之实践而表现仁,仁为人道,亦为天道。”达到天道就成了圣人,就是儒家为学之道的终极目标。所以,儒家的为学之道就是希贤希圣、学为圣贤之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韩星(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流程编辑:u019
【 讲清楚|儒家为学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推荐阅读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读《刘氏族谱》,谈中国的姓氏及宗族认同和家风、家学的传承
- 【文化讲堂】开讲啦!传统修身哲学的当代价值
- 诸子百家中,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
- 从爱好到传承:车老与洪山小学的篆刻艺术
- 庄子说:仁是“无爱”,孝是“无亲”,为何儒家宰相称为妙道?
- 我国南方的崇信儒家有哪些具体表现
- 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儒家礼制真是伪善吗
- 现代人能从王阳明心学中汲取到成功学的知识吗?答案让所有人失望
- 如果孙悟空学的是36变,会有什么后果?菩提:会死在取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