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美丽的石窟河畔,山清水秀的芦陵村映入眼帘。
受访者供图
石窟河畔,古韵悠长。走进丙村镇芦陵村,一条蜿蜒的河流绕村而过,村后重峦叠翠,钟灵毓秀。这个小小的山村,在清末时期就有十三人中举,素有“举人村”的美誉。
除了举人频出,芦陵村还走出了岭南才女、近代著名女词人、女教育家叶璧华,叶公武、叶经才、叶伟民、叶绍雄四位将军,以及13个校官和72个尉官等文人武将,芦陵村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人文秀区。
小村临江,人杰地灵。如今的芦陵村,依托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启动涉及芦陵等5村的石窟河沿线精品游项目,同时活化利用叶璧华故居、叶公武故居等一批客家围龙祖屋,立足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红色教育特色,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汪思婷 刘洪桥 曾健锋
百年古村
“十三个半举人”成为当地美谈
水面如飘带,山形似卧牛,地处美丽的石窟河畔,山清水秀的芦陵村映入眼帘。
“芦陵村始建于明代初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据芦陵村党支部书记叶迪艾介绍,芦陵村原有卢、徐两姓定居于此,又称卢徐坑。传说这一带村民,曾以鸬鹚捕鱼为生,最多之时,有竹排十几艘,碧波荡漾,鸬鹚翩翩起舞,颇为壮观,故又有“鸬鹚坑”之称。又因芦陵村仅在清朝就出了十三个半举人,因此又被称为“举人村”。
举人为何有半个?今年74岁的村民叶伟琛告诉笔者,当年,芦陵村科场应试喜报频传,所谓十三个半举人,其中的“半”是由于当年有一位名叫叶濂的举人,没有经过科举考试,而是通过“拔贡”,即选拔优秀人才进贡。“13位举人大多官至知县一级,而叶濂官至甘肃州州官,可见其必是德才兼备之人。”叶伟琛说。
在芦陵村的白峰公祠前,耸立着14对共28条长长的楣杆夹。走近可见这些楣杆夹都是用花岗岩石条凿成的方形石柱,柱上雕刻各种图案,形状像一支笔,故称为“石笔”。据了解,以前在客家地区,凡是有人中了科举,便可在祠堂、祖屋前竖一对楣杆夹。
“其中3对是古时原物,剩余11对楣杆夹不是原件,是我们村于2006年按照原有的样子重新打造新的。”叶伟琛说,因为之前的楣杆夹在历史长河中遭到了损坏,为了纪念先人、督促后人积极上进,芦陵村自行筹款打造了新的楣杆夹。
古语云:“男建功名树桅杆,女守贞节立牌坊。”作为芦陵村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高高耸立的石楣杆已成为芦陵村特有的一景。从远处望,楣杆整个石柱由下至上逐渐收细,像是读书人用的毛笔。石斗穿插于石柱上端约2/3处,用4个石撑固定,4个侧面呈梯形,上下二面为正方形,像是古代官员的帽子一般。
芦陵村历来崇文重教,早在清代时期,一个小山村就有两间学堂,分别是化育学校和老学堂,民国时期办有三社公学,上世纪60年代曾办“复班”,即一至四年级。“我们村很重视教育,耕读传家是传统,这也是为什么芦陵村能出这么多人才的原因。”叶伟琛说。
除了清朝年间出举人,芦陵村还走出了近代著名的女词人、女教育家叶璧华,叶公武、叶经才、叶伟民、叶绍雄四位将军,以及13个校官和72个尉官等文人武将,文风蔚然。
人才辈出
叶璧华首开梅州女子教育先河
行走在芦陵村,发现村中客家古民居众多,现存传统民居有25座,保存比较完好的有“萱德楼”“大夫第”“承志楼”“承庆楼”“同庆楼”等,均是上百年的历史。
“萱德楼一共有四栋、14个厅、72间房,占地2000多平方米,属中西合并式建筑。”叶迪艾说,“萱德楼”是由国民党少将叶公武出资亲手所建。走进“萱德楼”,只见该楼靠山而筑,规模宏大,工艺精湛,楼内雕龙画栋,精美绝伦,楼外三大门前以走廊相连,为客家地区罕见,门楼庄重气派。
提起叶公武和“萱德楼”,不得不提岭南才女叶璧华和其故居“大夫第”。
推荐阅读
- 淮安·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河下古镇
- 汨罗:积极申建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
- 2020快手非遗生态报告:快手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6.3%
- 桃红岭保护区举办“同铸彭泽生态美 护鹿添彩谱新篇”主题联欢会
- 白忠德生态散文集《大熊猫 我的秦岭邻居》持续获好评
- 茶人分享:生态经济学
- 建构全新文化生态体系
- 向海而筑:佳兆业金沙湾滨海公园生态建筑国际设计竞赛启动|深晚报道| a8179
- 熊猫家园登录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解读大美青川的历史、文化、生态...
- 黄艳红评《司法与王权》︱旧制度政治生态的诊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