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到底叫李靖还是李药师,唐代人名和字为何换着用?从武宗灭佛说起

大家好,我们的邦德侃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前文提要:西元571年,正处于在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曾经任职大周雍州大中正,广、和、复、硖、殷五州刺史的永康公李崇义之子李诠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按照当时流行的佛教信仰,李诠为此子取名药师,后改名为李靖。其长兄名为药王,后又有两个弟弟名为客师、正明。那么李药师、李药王兄弟缘何又在后来改名为李靖和李端呢?这或许和北周建德年间发生的一件大事有关,建德三年(西元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武帝灭佛事件。武帝灭佛的时间虽然不长——杨坚执政之后即宣告停止——但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毁佛运动之一。在那几年间,凡是和佛教沾点边的几乎都在打击之列。灭佛运动开始的时候,小李药师年仅四岁,而李药王也不过八岁,他们的老爸和爷爷身为北周的朝廷命官,想必也逃不出这场运动的政治漩涡吧。大概就是在这个时期,长辈们给他们改掉了具有佛教象征意义的名字,而按照古代汉人最正统的取名规范给他们取上一个单字名吧。
 唐代|到底叫李靖还是李药师,唐代人名和字为何换着用?从武宗灭佛说起
文章插图
图/网络。当然,这次灭佛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等到杨坚上台,一切照旧,愿意崇佛的人还是继续崇佛,愿意用原来的名字的人还是继续用原来的名字。李药王更多的选择了用原来的名字,所以最后他的墓志上也以药王为名。而李药师最终却以李靖这个名字更为世人所知晓。那么《大唐故尚书右仆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司徒并州都督卫景武公(李靖)碑(并序)》中所谓的:“公讳靖,字药师,陇西成纪人也。”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这块神道碑乃是高宗显庆年间所立,碑文的撰写者乃是当时宰相许敬宗,书写者为当朝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知敬,照理说许敬宗与李靖共事二十余年,绝不可能连名字都搞错。其中是否另有内情呢?
 唐代|到底叫李靖还是李药师,唐代人名和字为何换着用?从武宗灭佛说起
文章插图
李靖小时候药师是他的本名,但是等他长大了之后,小名却成了字。这种现象其实大概跟南北朝后期的特殊政治文化环境有关——类似的例子我们其实可以举出不少,比如东魏大丞相——被北齐奉为神武帝的高欢,据《北齐书》记载:“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蓚人也。”其实“贺六浑”是齐神武的鲜卑名,而高欢是汉名;再比如西魏大丞相——被北周奉为文皇帝的宇文泰,据《周书》记载:“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这个“黑獭”本来肯定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字;再比如贺拔胜三兄弟:“贺拔胜,字破胡,神武尖山人也。”“(贺拔胜)兄(贺拔)允字阿泥”“(贺拔胜弟)(贺拔)岳字阿斗泥。”像“阿泥”、“阿斗泥”这样的“字”肯定也不符合汉族正统的取名规范。高欢、宇文泰、贺拔岳这些人本来都是混迹于北方边镇的中下层军官,身处胡汉杂糅之地,所以从小就有胡名和汉名夹杂使用那是毫不奇怪。但是当他们一旦发迹之后,或为封疆大吏,或者登基称帝,那么朝中的鸿儒硕士们自然会以礼教将帝王的一切包括名字重新包装纳入规范之中——尽管像宇文泰他们在世之时可能并不在意这些,但是关陇世家几百年汉化的潮流最终还是会在百年后将他们完全纳入汉式的君王文化道德规范体系。
 唐代|到底叫李靖还是李药师,唐代人名和字为何换着用?从武宗灭佛说起
文章插图
宇文泰剧照,图/网络。对于高欢他们来说,最终是出于政治正确的需要,把他们的鲜卑名变成了字;而对于李靖他们来说,同样是出于政治正确的需要,把他们的佛教名变成了字——更明显的例子出在李密身上:《隋书·李密传》记载:“李密,字法主,真乡公衍之从孙也。”《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新唐书·李密传》则称:“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可见李密就有“法主”和“玄邃”两个“字”。其实如果细究起来的话,“法主”也应该是李密的佛教名——【《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阿含经》云:“佛为说法主。今古皆以说法知法之僧为法主。”——足可见“法主”一词也是有其特定的宗教寓意的。大概是隋朝立国之后,汉文化复兴的过程中,上层门阀官僚世家开始规范自己的名字,于是依照传统习惯,多取单字名以通行,而将民族、宗教色彩浓厚的曾用名转为备用。(有传说汉魏时代士人之所以多取单字名是因为两汉之际王莽政权的强行推广,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成书于西汉时代的《公羊传》中就多次提到“二名非礼”:《春秋·定公六年》:“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公羊传》对此的评论是:“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公羊传·哀公十三年》里又说:“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也就是说取二字名按照当时的观点是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即“礼”)的,这种现象在西汉以前就普遍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