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盗墓|破解大月氏之谜——中乌联合考古的新进展( 三 )


分布于河谷平原地区的这类地面式龛室墓遗存 , 与分布于山前、丘陵区域的以拉巴特墓地为代表的地下式偏室墓和竖穴墓遗存 , 在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同时存在 , 且随葬陶器的形式、组合基本一致 。过去不少学者根据这两类遗存的共时性和陶器的相似性 , 将它们视为同一文化 , 认为它们都属于早期贵霜或贵霜人的墓葬 。
在典型农业地区 , 古代农业人群大量使用陶器并普遍制作陶器 。因此 , 将陶器作为区分和确认不同考古学文化和研究同一考古学文化发展演变的典型器物 ,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是 , 游牧人群不会像农业人群那样大量使用陶器 , 他们会更多地使用易携带和不易碎的金属器、皮具和木器 。同时 , 由于技术和原料的限制 , 他们也很少制作陶器 。游牧人群通常使用农业人群生产的陶器 , 这种现象已经被东天山、费尔干纳盆地等地区的考古发现所证实 。
这两类遗存在分布区域、墓葬形制、葬式葬俗、随葬品组合及其所反映出的经济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 , 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结合历史文献可以认为 , 以拉巴特墓地为代表的遗存 , 应该属于以游牧为主的月氏人;而地面式龛室墓 , 则属于以灌溉农业为主的贵霜人 。两者是同时存在、联系密切但又属于不同人群的文化遗存 。从考古学文化上将月氏和贵霜的遗存区别开来 , 对于厘清月氏与贵霜的关系意义重大 。
三、深掘贵霜文化的内涵
从已知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看 , 早期贵霜至贵霜帝国时期巴克特里亚地区人群构成复杂 , 河谷平原农业区至少存在巴克特里亚原住民、印度移民、波斯后裔和希腊后裔等来源不同的人群 。除了反映琐罗亚斯德教信仰的遗存外 , 还存在大量反映希腊宗教、印度宗教信仰的遗存 。因此 , 早期贵霜至贵霜帝国时期的墓葬不应该只有地面式龛室一种形式 , 还应该有其他埋葬形式 。
从巴克特里亚地区已有的考古资料可知 , 除了在青铜时代的遗址附近发现和发掘了同时期的大量墓葬外 , 河谷平原内分布的早期铁器时代、波斯帝国时期、希腊化时期、早期贵霜和贵霜帝国时期的墓葬均很少发现 。
为填补这一空白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过去很少做工作的苏尔汉河河旁二三级阶地上开展了持续的调查、勘探工作 。2018年至2019年 , 在苏尔汉河上游东岸三级阶地上发现了一处古代大型公共墓地——谢尔哈拉卡特(Serkharakat)墓地 。该墓地位于苏尔汉河州乌尊市谢尔哈拉卡特村 , 东距著名的卡尔查延古城遗址约2公里 , 经勘探确认该墓地现存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 , 是目前在苏尔汉河流域发现的青铜时代以后规模最大的古代墓地 。
考古队2019年春季对该墓地进行了小规模发掘 , 共清理38座墓葬和15座灰坑 。资料显示该墓地使用年代跨度较大 , 包含青铜时代直至中世纪的遗存 , 其中以早期贵霜至贵霜帝国时期的墓葬为主 , 包含15座竖穴墓道偏室墓、4座竖穴墓道端室墓和6座斜坡墓道端室墓 。这批墓葬与以拉巴特墓地为代表的遗存相比 , 随葬品显得较为匮乏;陶器形式相同 , 但器形普遍偏小且多无使用痕迹 , 具有明显的明器特征 。墓葬形式多样 , 葬式葬俗中单人一次葬、单人二次扰乱葬、双人一次和二次扰乱葬共存 。这样的现象真实反映了早期贵霜至贵霜帝国时期河谷平原区域多个人群、多元文化的历史 , 与以拉巴特墓地为代表的游牧人群的墓地内墓葬形式、葬式葬俗等相对单一的文化面貌形成鲜明对比 。
2019年冬季 , 中乌联合考古队继续沿着苏尔汉河上游东岸进行系统考古调查 , 发现和确认了提什克特佩(Tishk-Tepa)、契纳尔特佩(Chinar-Tepa)、库尔干特佩(Kurgan-Tepa)、卡拉伊尔特佩(Karayl-Tepa)等包含贵霜时期遗存的遗址 。其中库尔干特佩和契纳尔特佩属于首次发现 。联合考古队对保存较好的契纳尔特佩进行了测绘、勘探和小规模发掘 。
契纳尔特佩是位于苏尔汉河东岸河旁台地边缘的一座小型城址 , 中心为凸出地面的高台 , 顶部由两个平面呈矩形的台基组成 。北侧台基略大 , 高约15米 , 南北长约100米 , 东西宽60余米 。南侧台基较小 , 高约10米 , 东西长60米、南北宽50米 。中心城址东、北侧的平台上有突出地表的房屋基址 , 初步判断整个遗址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在遗址区内采集了早期贵霜和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以及大量高足杯、双耳罐、陶钵等早期贵霜至贵霜帝国时期的典型陶器标本 。从居址采集的土样中浮选出稻米和葡萄种子碳化遗存 , 经加速质谱测年的年代范围分别在公元前45年—公元85年和公元前85年—公元75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