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盗墓|发现“匿”族——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印象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李韵 光明日报通讯员 苏晓彤
考古盗墓|发现“匿”族——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印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展厅一角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李韵摄/光明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 , “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近日开展 , 170余件(组)出土文物经过组合、陈列、解读 , 将商朝晚期一个高等级贵族家族的故事铺陈开来……
1.礼器揭开“匿”族面纱
山西酒务头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 , 地处古称“河东”的山西西南境 , 黄河由此自北而东奔流转折 。该遗址因2015年墓葬被盗而发现 , 经过科学的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 , 在5500平方米墓地范围内发现了商代晚期墓葬12座、车马坑6座 , 以及灰坑5个 。其中的5座“甲”字形大墓最引人瞩目 , 彰显了其为商代晚期高等级的贵族墓地 。这个规模巨大的家族墓地究竟是谁的?
考古盗墓|发现“匿”族——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印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李韵摄/光明图片
进入展厅 ,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器形丰富、纹饰精美的青铜礼器 , 尤以鼎为多 。商代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 , 鼎作为商周青铜器中地位最为重要的器类 , 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作为重点展品 , 子匿方鼎“不负重托” 。夔凤纹、兽面纹、雷纹等纹饰布满鼎的全身 , 虽然历经三千年 , 仍然庄重威严、霸气十足 。可以想象它刚铸成时 , 金光灿灿 , 承载着氏族的荣耀 , 是何等尊贵!
考古盗墓|发现“匿”族——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印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子匿方鼎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李韵摄/光明图片
考古盗墓|发现“匿”族——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印象】之所以称它为“子匿方鼎” , 是因为其内壁的一侧靠近口沿处铸有“子匿”铭文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子匿方鼎的不远处 , 还展出了一尊带“子匿”铭文的圆鼎 。相似的铭文意味着 , 这些鼎的主人或属于同一个家庭 。当时的社会组织是血缘家族 , 同家族成员生活在同一区域 , 死后集中埋葬 , 这些铭文就是代表着族氏的族徽或人名 。据考古专家介绍 , 酒务头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有很多族氏铭文 , 其中多件青铜器上带有“匿”字 , 经过研究判定酒务头墓地为“匿”族的墓地群 。
“子匿”铭文似图似文 , 特别形象 。采访人员上网查看大家的观展评价时 , 发现网友们对“子匿”的字形还展开了有趣的讨论 。有的说“框内的小人很悲伤 , 框外的小人很happy” , 还有的说它像“一个人正跪着 , 为另一个死去升天的人祭祀”……大家“看图说话”的解释各异 , 对青铜器铭文表现出极大热情 。实际上 , 酒务头青铜器铭文的发现确实具有重大意义:史料中记载有匿斝(音甲)、匿乙尊、匿爵等多个属于“匿”族的器物 , 但是在此之前的考古发现中并没有实物资料 。正是酒务头匿器的发现 , 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 , 揭开了“匿”族的神秘面纱 。
2.酒器展现商人嗜好
“展览中的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采访人员随机采访了几位观众 , 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酒务头的青铜酒器 。
商人有多爱酒?爵、觚(音姑)、斝、卣(音有)、觯(音至)、觥(音工)……这些名称难写难读的青铜器物 , 竟然全是酒器!嗜酒的社会风气、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 , 在这三种因素互相作用之下 , 商代的酒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
考古盗墓|发现“匿”族——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印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