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青铜觯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李韵摄/光明图片
展览中商人“尚酒成风”的故事 , 由一组爵和一组觚讲起 。爵兼具温酒、斟酒、滤酒等功能 , 觚是一种盛酒器 , 觚爵相伴 , 尽显商人礼制文化 。这两组展品都出土于酒务头一号大墓 。它是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 , 保存状况最为完好 , 出土的青铜器数量惊人 , 更是发现了多套的觚爵组合 , 可见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很高 。
在种类繁多的青铜酒器的展示中 , 采访人员发现了一对“画风”不太一样的酒器 。它们的盖子是龙形的 , 大大的眼睛 , 支棱着两只角 , 张着大嘴露出两排尖尖的牙齿 , 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显得又萌又憨 。长成这样椭圆大腹、行如蹲兽的酒器 , 称为兽形觥 , 是一种盛酒器 。如此萌物怎能在以庄重为上的青铜器中“存活”?或许正是强烈的“求生欲”所致 , 这两件兽形觥的身上饰有龙纹、兽面纹、凤鸟纹等 , 让它们有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器内底部均有“翌”字铭文 , 所以这两只萌物的学名是“翌兽形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翌兽形觥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李韵摄/光明图片
展览充分地展现了商代酒器和酒文化的繁荣 , 却也提及了商人嗜酒亡国 。周人目睹了商代的灭亡 , 引以为戒 , 周初就发布了禁酒令 。周人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 “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 , 作为器名以告戒自身不要嗜酒无度 。最著名的“禁”当属云纹铜禁了 , 它曾作为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出现在《国家宝藏》节目中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新华社采访人员 金良快摄
3.兵戎车马尽显实力
在“兵戎重地”单元 , 沙盘和光影效果制作的“商代河东地区地理形势图” , 全面展示了酒务头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酒务头遗址北、东、南三面环山 , 处于垣曲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交汇的要冲之地 , 而且把持着盐、铜资源 , 附近有运城(“盐运之城”得名)盐池和中条山铜矿带 。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 , 商王朝当然会加以重视 , 派驻高等级的人员驻守于此 , 以拱卫王畿地区 , 保障资源的安全和运输 , 维护王朝的统治也是顺理成章 。
展品中大量的青铜钺、斧、戈、镞 , 象征着“匿”族强大的武力 。这些兵器是怎么用的呢?展览用独特的文物排列和展示方式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例如 , 酒务头四号墓出土的两件青铜钺被置于展板上 , 板上画有长柄的轮廓 , 青铜钺就“挂”在长柄图上合适的位置 , 钺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一目了然 。还有个展柜挂了12个兽面形饰 , 兽面正面似牛面 , 长角、大眼、小耳 , 周围有穿孔 , 是用来装饰盔(胄)的 。展柜最下面放置了一个饰有兽面的头盔 , 直观地还原了佩戴方式 。
温润精致的玉饰品的出现 , 让这个充满力量的展览有了些许柔美 。展览最后一个单元“装饰驾乘”用饰物、车具和马具描绘了河东地区商代晚期发达的手工艺和社会经济发展 。不同于青铜器的坚硬恢宏 , 雕刻细致的虎形玉饰、鱼形玉饰品 , 栩栩如生的玉蚕 , 是人们对自然的抽象化和美的表达 。车马既是交通工具也是军事装备 , 同时又是统治阶层专用的奢侈品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展览中出现的车舆马具铜构件出土于酒务头遗址的车马坑 , 工艺水平很高 , 为“匿”族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证据 。
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 河东强大的“匿”族铸造了带有族徽的重器 , 在死后将能够代表生前地位的物品放入墓中随葬;公元21世纪 , 酒务头墓地经过发现与发掘 , 不仅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 , 而且填补了晋南地区晚商遗存的空白 。当这些珍贵的遗物走进博物馆 , 面向公众展示时 , 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一个了解河东地区晚商物质文明和社会风貌的窗口 。考古专家表示 , 调查和发掘工作仍需进一步开展 , “匿”族的生活区是什么样的?贫民墓在哪里?“匿”族的故事还将继续讲述下去 。
推荐阅读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朱厚烨墓出土一件金簪,却震撼了考古界,专家:金簪上的天上人间
- 这位将军的陵墓里发现怪酒器,不仅模样诡异,而且来路成谜
- 考古学?阿卡得文字
- 宋江既然甘心被刺配江州,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反诗?只因他发现……
- 油画中的美人都跑了出来,就藏在我们周围,你能发现她们吗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看到的东西让他们很吃惊
- 曹操为何被称为盗墓者的祖师爷?究竟盗过谁的墓?原因是这样
- 风水学中有一种树,老百姓家从来不种,种到墓前可防盗墓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