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你陷入了一个大误区

很多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 她们认为 , 孩子不喜欢学习 , 是因为没有自驱力 。 而那些喜欢学习的孩子 , 看起来都有很强的自驱力 。 更有甚者 , 将提高孩子的自驱力 , 当作是一个学习成功的不二法宝 。
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你陷入了一个大误区文章插图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
我先讲自驱力的由来 。
它又叫内驱力 , 是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提出来的概念 。 他是弗洛伊德的弟子 , 这个心理学派喜欢给人的一切行为找原因 , 经常会追溯到童年去 。 原生家庭等概念 , 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
我们不能说分析心理学错 , 但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它只是解释人的行为模式的一种理论框架 , 存在非常多的限制 , 不完全符合现实 。 现在的心理学派有几百个 , 相互打架非常厉害 , 这是心理学的缺陷 。
回到自驱力理论来 , 它将人的动力分为两种 , 另一种是外驱力 。 如果只是具体在某件事上 , 就没什么问题 。 比如你喜欢看电影 , 这是自驱力;你不想上班还去工作 , 这是外驱力 。 然而 , 并不存在一个自驱力人格 , 只不过场景不同罢了 。
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 , 可能非常爱玩 , 玩得非常好 。 比如我大学有个澳门同学 , 他成绩比较差 , 但是喜欢跑步 , 跑马拉松 , 玩溜溜球也很棒 。 他整天就琢磨这些东西 , 不务正业 。
像我也是 , 你让我做感兴趣的事情 , 有成就感的事情 , 我会非常积极 , 不会觉得累 。 我经常思考各种观点 , 搜索各种资料 , 就是为了写好文章 。 要是让我看视频娱乐 , 我其实没有多少兴趣 。
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 , 必然是因为不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或者成就感 , 甚至连中性的情绪都达不到 。 他们抗拒学习 , 肯定是因为压力大 , 甚至觉得痛苦 。
而根源基本上就是来自家长或者学校 。 这样的家长要求比较高 , 总是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 , 认为孩子天分差、不争气;或者定了很高的标准 , 孩子达不到就上火 。 学校也差不多 , 老师没能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 做不到因材施教 , 成绩差或者表现不好的孩子 , 会被老师冷处理甚至冷暴力 。
能够抗拒这种压力的孩子 , 心理肯定是健康的 , 因为他们趋利避害的自然机制还在发挥作用 。 能够敷衍学习、阳奉阴违的孩子 , 心理也是健康的 , 因为懂得四两拨千斤 。
最怕那种不爱学习还很乖的孩子 , 因为他们已经抑郁了 , 没办法反抗了 。 将来这种孩子 , 心理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
所以 , 问题不出在孩子自身 , 而是出在学习的过程上 。 家长或老师 , 有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利于他学习的环境呢?如果一个环境只有适度的压力 , 或者有成就感 , 有乐趣 , 那孩子肯定都是能适应的 。
但是 , 自驱力理论让家长走进了误区 。 同理心非常重要 , 家长经常忽略了它 。 扪心自问 , 自己是否有自驱力 , 去挑战极为困难的任务 , 去完成不喜欢的、甚至痛苦的事情呢?诚实的人 , 会得出和不爱学习的孩子一样的答案 。
西方心理学存在很大问题 , 只能作为参考 , 照搬就是纸上谈兵了 。 学习传统文化以来 , 我倒是觉得古人的学问才说得上是完整的、真正的心理学 。
比如《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篇 , 就将人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分为二十五类 。 每类人都有不同的人格、性情和体质特点 , 比现代心理学的人格分析模型全面多了 。 而且 , 古人不给人格分好坏 , 是客观的分析 。
就像春夏秋冬 , 春秋比较多人喜欢 , 但你不能说夏冬不好 。 人也一样 , 人格、性情各有特点 , 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一个孩子定性为坏孩子、不好的孩子 。
金木水火土说起来比较玄 , 实际上它就是古人的语言符号罢了 , 代表的内涵和现代一模一样 。 比如内驱型人格 , 你可以称为木行人;外驱型的 , 你可以称为水行人 。 道理不变 , 而且 , 里面有生克 , 你很直观地就能知道怎么去操作对策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