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张明杰:苏轼《宸奎阁碑》宋拓孤本在日本的流传( 三 )


由于现藏者宫内厅书陵部及其前身宫内省图书寮为皇家图书馆 , 故该拓本鲜少拿出展览 , 致使一般读者难得一见 。不过 , 该拓本入藏皇家机构百余年来 , 曾许可出版过两次碑帖 , 一次是1911年4月由书道振兴会刊印的《苏东坡宸奎阁碑》 , 只是印数有限 , 现已很难看到 。另一次是1972年1月由二玄社复制的《宋苏东坡宸奎阁碑》 , 列入该社“书迹名品丛刊” , 现已多次再版 , 是较为通行的版本 。
近代以前 , 日本似乎也不清楚中国大陆是否还藏有《宸奎阁碑》初拓 , 进入明治时代以后 , 随日本学者来大陆考察 , 才逐渐了解到阿育王寺现存石碑为明代重刻 , 另外从中国文献中见不到初拓本的相关著录判断 , 《宸奎阁碑》初拓于中国本土业已不存在 。
近代日本学者中 , 较早前往阿育王寺考察的是建筑史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 。其于1907年9月至12月 , 巡游江南各地 , 在宁波府考察了天宁寺、延庆寺、阿育王寺和天童寺等 , 并在其《江南行游略记》中 , 记述了阿育王寺的概况 , 最后明确记载“寺内有苏东坡撰书的《宸奎阁碑铭》”(见《伊东忠太建筑文献5·见学纪行》 , 龙吟社1936年) 。
十年后 , 又有建筑与考古学者关野贞(1867-1935)来华考察 , 其于1918年9月20日至阿育王寺 , 并在寺僧陪同下参观 , 于大雄殿目睹众僧读经 。遗憾的是 , 当时舍利殿、天王殿等正处于维修过程中 , 致使其未能尽情饱览 。
其后则是佛教学者常盘大定(1870-1945)于1920年代前来造访 , 并对寺内建筑与遗物等做了详细考察和拍摄记录 , 还拓下《宸奎阁碑》 , 后将该拓片收录于其与关野贞合著的《中国文化史迹》第四卷(法藏馆1939年) 。当时《宸奎阁碑》与《妙喜泉铭》《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一起 , 保存于舍利殿前的塀壁中 。
书法字画|张明杰:苏轼《宸奎阁碑》宋拓孤本在日本的流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常盘大定拓制阿育王寺明代重刻《宸奎阁碑》
常盘大定在解说中记述:“《宸奎阁碑》有跋文 , 这是后来蔡贵易于万历乙酉(万历十三年 , 1585)添写的 。根据跋文交代 , 宸奎阁不知毁于何年 。寺西折数十步 , 有妙喜泉 , 相传泉中有沉碑 。因此 , 蔡贵易至四明之时 , 命僧索之水中 , 乃得唐范之书《常住田碑》一方 , 其背面有宋代张无垢撰写的《妙喜泉铭》 。由此 , 数百年旧迹 , 一时得以轩露 。其后 , 对于范东明司马与苏长公的阁记 , 跋文中还记载:司马家所藏有长公之旧刻 , 蔡氏为之欣然 , 遂双钩入石 , 补阿育王寺之阙典 。根据跋文内容 , 我们得以知晓 , 嵌在舍利殿前塀壁中保存下来的《宸奎阁碑》是明代重建的 。”(《中国文化史迹》第四卷解说)事实证明 , 常盘大定根据蔡贵易重刻碑题识(跋文)所作的解说是十分中肯的 。
从常盘大定拓制、并收录于《中国文化史迹》里的明代重刻碑拓本来看 , 阿育王寺现存《宸奎阁碑》似从剪装本复制而成 , 不仅与原石行款有异(明代重刻碑仅17行) , 而且字体亦有失原石端正丰满之势 。因此 , 从研究角度来讲 , 原石拓本更为珍贵 。
在地震火灾频发的日本 , 一件纸本墨拓历经七、八百年 , 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 , 实属不易 。而且 , 作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实证 , 这件初拓本更值得珍惜 。同时 , 也希望我国有关方面能借助日本所藏 , 重刻一方《宸奎阁碑》 , 立于阿育王寺 , 以复其旧观 。
附《宸奎阁碑》铭文
皇祐中 , 有诏庐山僧怀琏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 , 召对化成殿 , 问佛法大意 , 奏对称旨 , 赐号大觉禅师 。是时北方之为佛者 , 皆留於名相 , 囿於因果 , 以故士之聪明超逸者 , 皆鄙其言 , 诋为蛮夷下俚之说 。琏独指其妙与孔、老合者 , 其言文而真 , 其行峻而通 , 固一时士大夫喜从之游 , 遇休沐日 , 琏未盥漱 , 而户外之屦满矣 。仁宗皇帝以天纵之能 , 不由师傅 , 自然得道 , 与琏问答 , 亲书颂诗以赐之 , 凡十有七篇 。至和中 , 上书乞归老山中 。上曰:山即如如体也 。将安归乎?不许 。治平中 , 再乞 , 坚甚 , 英宗皇帝留之不可 , 赐诏许自便 。琏既渡江 , 少留於金山、西湖 , 遂归老于四明之阿育王山广利寺 。四明之人 , 相与出力 , 建大阁 , 藏所赐颂诗 , 榜之曰宸奎 。时京师始建宝文阁 , 诏取其副本藏焉 。且命岁度僧一人 。琏归山二十有三年 , 年八十有三 。臣出守杭州 , 其徒使来告曰:宸奎阁未有铭 。君逮事昭陵 , 而与吾师游最旧 , 其可以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