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典籍|《山海经》里的密码,你知道吗?( 二 )


按照现代的考证 , 《山海经》的成书历程很长 。因为里面既有周代初年的世界观 , 也有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痕迹 。语言学家从语法上考证 , 它的主要成书年代是战国中期到后期 。《山海经》在文献学里也很重要 , 因为它幸运地躲过了汉代儒生们对先秦书籍的集中篡改 , 保存了古老的痕迹 。
在汉代以前 , 它是被当做严肃的地理学著作的 , 后来被推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独尊儒术以后 , 确立了儒家的地理学思想 , 《山海经》的那一套不能用了 。另一个原因是汉代打通西域 , 活动领域变得很大 , 使臣们亲眼看到 , 《山海经》记载的西方世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
但是 , 我们今天来看 , 《山海经》里和真实不一样的地方 , 恐怕比它记载真实的那部分还有价值 。正因为其不真实 , 我们才要研究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认识和幻想?
《山海经》写的好像是个异想天开的混沌世界 , 到处都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记载 。从古至今 , 很多学者都想理清那些地理位置和奇怪生物的原型到底是什么 。因为上古材料稀缺 , 这个工作很难做 。
我下面说的 , 一半是学者的研究 , 另外一半是我的猜测 , 欢迎你不同意 。
第一点:我同意一个观点 , 《山海经》的世界观本质恰恰不是混沌 , 而是秩序和理性 。这从刚才说的《山经》《海经》的分类思维就能看出来 。在它成书的战国时代 , 中国政治文明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这本书已经在用秩序意识来组织世界了 。
比如 , 书里写山川河流 , 是按照方位距离、植被、物产、鸟兽这个固定顺序来讲的 。写动物也是先写头、身体和皮毛 , 再写习性和叫声 。这个写作目标很明确:作者既是在建立地理旅行手册 , 也是在建立分类学目录 , 要为外部世界建立一个系统 。
人在自然界获得直接经验 , 首先会感到诧异 , 继而产生解释的愿望 , 想为世界立法 , 想为万物命名 , 这种解释行为能让诧异转化成认知 。从古至今的知识更替 , 是这些解释行为的变换升级 。
《山海经》的色彩并不是混沌神秘的 , 它是古人建构世界的努力 。我们今天看 , 这种努力非常动人 。一个对探索和解释不感兴趣的世界 , 才是真正的混沌 。经过这个阶段之后 , 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开始蔚然成型了 。
下面来说我的第二点猜测 , 这个脑洞要更大 , 我认为《山海经》世界包含着比较完整的巫文化世界结构 , 它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证据 。
著名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有一个震动世界的开创性理论叫“环太平洋文明底层” , 主要观点是:早期泛太平洋地区的古代文明 , 像古中国、古美洲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文明形态 。它们都信仰萨满 , 使用同一套宇宙框架的世界观 , 认为世界上的自然现象和超自然现象 , 都是巫术的结果 。这个假说有两大意义:一个是能说明为什么古中国和古美洲在考古上有那么多相似的发现 。这不是谁是谁的祖先 , 而是拥有共同的文明底层 。第二是它证明 , 像中国文化这种连续性、一致性的文明形态 , 才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主流 , 而西方文明那种断裂式演进其实是人类文明中的少数派 。
在学术上 , 说一件东西“有”很容易 , 说“没有”很难;判断“不是什么”容易 , 判断“是什么”就难了 。因为出来一个黑天鹅事件 , 那你的整个系统都会被推翻 。张光直的理论一直属于假说 , 但既能解释之前的资料 , 之后的的考古发现 , 也没有推翻这个立论 。
在《山海经》里 , 从世界观到细节 , 同样能看到巫文化的痕迹 。
名著典籍|《山海经》里的密码,你知道吗?
名著典籍|《山海经》里的密码,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先说山海经世界的大结构 。典型的巫术世界观认为:宇宙分很多层 , 每个层都有一个统治的神灵和相应的居住者 。世界是平行的四个方向 , 也就是四个象限 , 其中有各种神灵 , 各有代表性的颜色 。各层之间有一个中央之柱贯穿 。在全世界许多古代文明图腾里 , 我们都能看到柱子、神树这些形象 , 就是对它的一种刻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