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
在《吴越春秋》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干将奉命铸剑的时候,开采了五山上的优质铁石,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开炉锻造,又是拜神,又是祭天。但是,开炉煅烧了好久,这金铁石就是无法化开,不能将金和铁融化,就不可能将其做成宝剑。
文章插图
之后,干将左思右想,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此时,他的妻子莫邪说:“你这炼剑的手艺远近闻名,名气大到连君王都来找你铸剑,结果现在,你竟然连铁石都化不开。眼看着为期三个月的炼剑工期就要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要拿什么交给君王呢?”
干将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不明白这金铁石为什么就是化不开。”莫邪说:“这是神化的物件,需要人来炼就才可以。当年,我们的师傅也遇到过这种问题,金铁石无法融化,最后,他们夫妻二人一起跳进了火炉,才把宝剑铸造出来,难道你不记得了吗?”
于是,莫邪先将自己的头发、指甲都剪了下来,扔进火炉里,又叫三百童男童女不断煽风、加火,待到炭火最为猛烈之时,莫邪便从炉台上纵身跳进了炼炉中自焚了。顷刻间,烈火熊熊燃烧,金铁融化了,变成了液体的铁水遂铸成了两把宝剑。先铸成的为阳,取名为“干将”,后铸成的为阴,取名为“莫邪”。
文章插图
之后,干将将其中的阳剑藏匿了起来,只将阴剑“莫邪”献给了吴王。
吴王阖闾得了宝剑,随手试之于石,应手而开,也就是现在位于虎丘的“试剑石”。因此,吴王感到非常高兴,便赏赐了干将一百金作为奖励。
那段时间,吴王对铸造兵器非常痴迷。他拥有了“莫邪”宝剑之后,又招募能人来为他铸造金钩,有能造金钩者,重赏。此令一出,吴国上下都开始制作金钩,并纷纷前来献贡。其中,有一个铸钩的师傅,一心要造出一对好钩,他在开炉锻造的时候,也遇到了干将炼剑时的难题,即:他所精心挑选的那些好铁,无论怎么煅烧,就是无法融化,最终,没有办法铸造金钩。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他想来想去,决定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杀了祭炉,投入火海之中。就这样,他两个儿子的血与金铁融为一体,随后,火焰喷薄燃烧金铁融化,遂铸成了一对绝世金钩献给了吴王。过了几天,炼造金钩的师傅来到王宫,向吴王阖闾要造金钩的赏钱,并开出了整个吴国金钩的最高价:一百金,跟干将的价钱一样。
文章插图
然而,吴王阖闾却问:“做金钩的人那么多,凭什么你过来要赏钱,还要那么多钱呢?你做的金钩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钩师说:“这对金钩,是我杀了两个儿子祭炉之后,才炼造而成的,当然跟别人的价钱不一样了。”但是,吴王阖闾并不相信他说的话,于是,叫手下把那对金钩拿过来看。
仆人去了,不一会儿空着两个手回报说:“金钩太多了,他做的那对金钩已经跟其它的混在了一起,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了。”于是,阖闾让人把所有的钩都抬了过来,让造金钩的人自己看。此人一看确实都差不多,区别不大,自己一时之间也很难找到自己做的那对金钩,急得直跺脚。
于是,他便对着众钩大声喊着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吴鸿,扈稽,你们的爹爹在此,还不赶紧现身?”话声未落,两把金钩忽得飞出,贴在了钩师的胸前。吴王看到这个情景大吃一惊,当即悬赏了钩师一百金为谢。从那以后,吴王每天都把“莫邪”宝剑和这对金钩佩戴在身上。
这个故事虽然被写进了史书,但实际上,从客观的角度看按照当时的生产技术,是无法造出“遥控飞钩”的。
推荐阅读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古人云“腰缠万贯”,在古代十万贯在当今时代会值多少钱
- 算命是封建迷信,古人为何却算得如此之准说出原因你或许不信
- 古人讲“英雄脚臭、好汉屁多”,此话怎讲?古人想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