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封常清、高仙芝虽然战败 , 但他们仍然是名将 , 他们可以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找到那个节点 , 只可惜 , 唐玄宗不听 。要想击败安禄山 , 就必须将时间拖长 , 以守待攻 , 安禄山要的是长安 , 是整个天下 , 只要保住潼关大门 , 保住长安 , 胜利天平终究会倒向李唐这边 。
承平日久 , 唐军一时间根本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 如果贸然出击必定死路一条 。战败后 , 封常清、高仙芝退守潼关 , 准备在此死守 , 并上书皇帝 , 陈述了撤退的成破利害 。糊涂的唐玄宗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他认为封常清、高仙芝不服从军令 , 导致战役失败 , 随即将这两位大将斩杀于阵前 。
封常清、高仙芝死后 , 唐玄宗仍没有悔悟 , 命哥舒翰出潼关 , 主动向叛军挑战 。哥舒翰深知必败无疑 , 但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 他进也是死 , 退也是死 。没有办法 , 哥舒翰哭着带兵出了潼关 , 这其中还有奸臣杨国忠的功劳 , 因为杨国忠和哥舒翰有私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此这般 , 灵宝之战 , 唐军大败亏输 , 哥舒翰被俘 , 潼关失守 , 唐玄宗也不得不打包袱跑路 。明明不能轻易出击 , 偏偏唐玄宗下令进攻 , 从一开始 , 这就是个致命的战略错误 。哪怕高仙芝、哥舒翰的能力再强 , 也无济于事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硬碰硬必定战败 。
三、邯郸之战 , 秦国大败
公元前260年 , 白起所率领的秦军奋勇厮杀 , 在长平击溃了赵军 , 俘虏四十五万赵军士卒 。为了以防不测 , 白起下令将这几十万赵军全部坑杀 。
史料记载“乃挟诈而尽阬杀之 , 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赵人大震 。”
赵国为了避免灭国 , 马上派人去游说秦国宰相范雎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在赵国使者的唇枪舌剑下 , 范雎败下阵来 。范雎忌讳白起功劳太大 , 在权力上会超过自己 , 于是同意和谈 , 赵国割让六城给秦国 , 战争暂停 。
长平之战后 , 白起的计划是趁热打铁 , 直接灭掉赵国 。可是范雎从中作梗 , 给了赵国喘息之机 。仅仅十个月的时间 , 让赵国喘了一口气 , 等到秦国再次发兵攻赵 , 白起拒绝当这个主帅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白起很清楚 , 他杀了这么多赵国人 , 那么邯郸的军民一定会同仇敌忾、奋起抵抗 , 所谓哀兵必胜 , 就是这个道理 。不仅如此 ,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获胜 , 但秦军也是损失惨重 , 况且赵国还会联合魏、楚 , 此时再战 , 必败无疑 。
白起不愧为一代名将 , 所有的一切都被他猜到了 , 近三年的邯郸之战 , 秦军无法取胜 , 反而在赵、魏、楚三国的夹击下 , 以大败告终 , 伤亡超过十万 。秦昭襄王的战略从开战之前就是错的 , 即使秦军再强 , 这场战争也难以取胜 。
战略决策 , 对战争的胜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 战略失误就意味着失败降临 。
参考资料:《史记·列传第十三》
推荐阅读
-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第一贤臣李泌,一生之中两次最有价值的战略谋划
- 南阳市卧龙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 提升发展软实力
- 先秦时代|徐州东夷徐国为何打不过楚国和吴国?被楚国打败,还被吴国打败?
- 近代史|北伐全军覆没:杨秀清决策失误,还是林凤祥指挥不行?
- 先秦时代|封神演义野蛮巨怪:扶弱不匡正,袭杀周军20万,战力比闻仲还猛
- 先秦时代|仪狄是不是酒的发明者我不知道,但有一个王朝确实因酒而亡了
- 先秦时代|晋献公逼走重耳又逼死太子,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 先秦时代|战国时期最弱的国家,为何能独挡二十年大秦帝国的进攻?
- 先秦时代|齐地兵学的文化特征与历史贡献
-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备伐吴最大失误,不是未带诸葛亮,而是未带有将才的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