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风雨东胜卫:见证文化融合和历史发展

崇墉百雉,留存历史痕迹
驱车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双河镇旧城时,东胜卫故城遗址高大城垣赫然耸立眼前,崇墉百雉,高城深池。
 发展|风雨东胜卫:见证文化融合和历史发展
文章插图
夕阳映城垣(摄影:马斌)
古城墙为夯土版筑,高9至12米,基宽14米,顶宽6.5米。城外北、东、南三面有宽约2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水来源于白渠水(今宝贝河),白渠水流经托克托县,经枳芨壕、董家营一带,西注入沙陵湖。” 托克托县文物管理所赵静说。
修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的东胜卫故城,也称脱脱城、妥妥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410米,东西宽1930米,周长8.6公里。四墙正中均设城门。
沿着陡坡至西墙底下,触摸留存历史痕迹的古城墙。 “西墙、南墙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筑单护门城。东墙、北墙外地形平坦,易攻难守,筑内外两重护门城。护门城上原有女儿墙。”赵静说。登高望去,西墙外山梁陡坡形如波浪,古城墙随地势起伏,非常壮观。城墙上未加筑墩台、马面等防御设施,也没有女儿墙和敌楼等遗迹。
沿高耸的南墙至东墙城门,看到一处面积较大的官署建筑基址,这里曾出土明朝初年制造的铜火铳等武器。在东门内北侧约400米处,有一处高大的土墩台,当地人称为“点将台”, 其周围土地平阔,称为“将台圪卜”。
 发展|风雨东胜卫:见证文化融合和历史发展
文章插图
东胜州故城出土的元代铜象棋子(摄影:阿荣)
故城内皆辟为农田。由于长期垦殖,地表建筑遗迹全部被毁坏,原来的建筑布局已模糊不清。城内散落着较多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10厘米的大砖,当地人称为城砖。“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人员在城外西北方向发现了烧制城砖的土窑,里面有一块已烧成的大砖,证明修筑此城所用大砖均就地烧制。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人员在北护门城顶端的中间部位取下一块城砖,砖面上有白灰的痕迹。4座城门周围城砖较多,说明在护门城上的女儿墙和城门均用城砖砌筑。”赵静说。
 发展|风雨东胜卫:见证文化融合和历史发展
文章插图
东胜卫故城西墙遗址(摄影:阿荣)
城内西北有2座古城址,西为辽金元时期的东胜州城,东为东胜州城的子城。明初筑东胜卫城时,延用了东胜州之“东胜”二字,称东胜卫。“卫”是明朝的军队建制,每个大卫的编制一般是5600人。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北部密设卫,建起了329座卫城,东胜卫为其中之一。
东胜卫城也称“黄城”,其东约30公里处的镇虏卫城称“黑城”,又东去30公里处的云川卫城称为“红城”,这些都是明初在我国北部相继建起的卫城。我国传统将青、赤、黄、白、黑五色视为正色,并赋予这五种颜色丰富的文化内涵。“东胜卫故城濒临奔流不息的黄河,又在平原和丘陵的接壤处,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对于扼守黄河水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赵静说。
 发展|风雨东胜卫:见证文化融合和历史发展
文章插图
黄河转折处(摄影:任帅)
《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分置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属行都司。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罢中、前、后三卫。”《山西通志》记载:“今厅(托克托厅)其左卫地。”至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又撤销了东胜左、右卫。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1449年)虽一度复置,但很快又撤销。东胜卫故城共使用30余年。
据史料记载,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土默特部阿拉坦汗授命其义子恰台吉驻牧东胜卫。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恰台吉被封为百户。因恰台吉亦名脱脱、妥妥,托克托之名由此而来。
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
辽金元时期,这里已是连接漠北和中亚的重要通道。东胜卫故城内西北隅的东胜州故城遗址,以及出土的辽金元时期的众多文物,是文化融合和历史发展的见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