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张旭草书《肚痛帖》笔法解析( 三 )


03/
《肚痛帖》书写节奏
人们常说 , 草书的节奏如音乐 , 似舞蹈 。而音乐与舞蹈的节奏是通过演奏和表演过程中体现出它的节奏 。而草书则不同 , 它的节奏是彻头彻尾地展现在欣赏者眼前 , 使欣赏者随时可以往复地欣赏到它的节奏和它的章节 , 这就是书法节奏优越感 。
纵观《肚痛帖》六行三十字 , 从头至尾 , 就书写出“十”个节拍 。分别为“忽肚 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 , 欲服大黄汤”、“冷热俱”“俱有益”(“俱”字分两次书写 , 中间停顿)、“如何为计”“非”“非临床” (“非”字有两个节拍) 。
书法字画|张旭草书《肚痛帖》笔法解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书写状态上看 , “忽肚痛”三字漫不经心 , 凝重不呆板;“不可堪”上钩下连 , 提笔另起一行书写“不知”二字(行换意连 , 这是一般写行草书的人 , 最易被忽视的方法) , 再重新濡墨 , 将笔锋下按 , 写出“是冷热所”之后 , 调整中锋 , 千回百转 , 一气呵成 , 写出“致 , 欲服大黄汤”六字 。
又换行另起 , 将笔锋转为“是冷热所”的基调 , 走向凝重 , 写出“冷热俱有益” , 从视觉上看 , 达到了风格的统一 。随后又将笔锋调整到“如何为计” 。这一行共四字 , 上面“如何”二字的风格与第一行“不可堪”、第二行“不知”以及第三行线条是统一的基调;下面“为计”二字则与第三行“是冷热所”和第四行的线条是统一基调 。
书法字画|张旭草书《肚痛帖》笔法解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后又重新濡墨 , 将速度减慢 , 力量加强 , 制造停顿 , 光一个“非”字 , 在书写过程中就停顿了四 次 。最后使“非临床”三字在字形上超过了前五行中任何一个字 , 笔画的增粗、杀纸的用力 , 充分表现出张旭当时“忽肚病”的无奈 。
最后三字与开头三字看上去都是用凝重的笔墨 , 形式上得到了首尾呼应 , 但在书写状态上则是大相径庭 。前者安详中和饱满 , 后者则有雄强、刚健、截铁 。
书法字画|张旭草书《肚痛帖》笔法解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拿音乐来说 , 是最强音 , 宣泄出当时作者内心的诸多无奈 。正如文中所表述的那样 , 虽冷热有益 , 又不知用什么为计 , 也没有临床试验过 。根据最后三字字形的增粗、增大 , 杀纸的用力果断 , 最终张旭还是肯定煮服了这“大黄汤” 。
04/
《肚痛帖》的章法布局
一幅好的草书作品 , 在章法构成上是有一定讲究的 。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章法构 成 , 写条幅、写斗方与写横幅都不一样 。
古人作诗讲求起、承、转、合 , 而草书的创作也有此理 , 可分为平、起、放 , 或者也是起、承、转、合 。
从留传的经典草书作品来看 , 怀素的《自叙帖》、张旭的《古诗四帖》等都有这些过程 。作诗讲究“诗眼” , 而草书创作也讲求“字眼” 。所谓的 “字眼”就是在作品中最显眼的字 。夸张的字 , 甚至是一个竖画 , 人们也常说是“行过半幅” , 都是草创作中的“字眼” 。
书法字画|张旭草书《肚痛帖》笔法解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展开《肚痛帖》 , 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开头三字写得还比较规正 , 字字独立 , 随后的字就愈写愈快 , 愈写愈奇 , 大开大合 , 粗细悬殊 , 反差很大 , 疏密对比强烈 , 矛盾对立而统一 , 气势连绵 , 意象迭出 , 总体章法构成采取的是起、承、转、合的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