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年少不识《兰亭序》,读懂已是不惑年( 三 )


诗词歌赋|年少不识《兰亭序》,读懂已是不惑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四、中和之美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兰亭序》之所以千百年来为后世所推崇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就是王羲之的书法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上的中和之美 , 这种美 , 进而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审美标准和思维定式 。1、雅俗共赏 。毫不夸张的讲 , 上至庙堂中的历代帝王将相 , 下至市井平民百姓 , 都对王羲之的人与书法充满仰慕之情 , 乃至留下了诸如“换鹅帖”、“题扇桥”、“坦腹东床”、“入木三分”等众多趣闻轶事 。可见王羲之在人们心目中既有高大上的“书圣”光辉形象 , 又有“邻家二哥”般超强的亲和力 。王羲之俨然已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 , 一座难以企及的神圣高峰 , 同时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全民偶像” 。而《兰亭序》所展现出来的主要外貌 , 就是不狂不怪 , 温文尔雅 , 兼有儒家的中庸 , 道家的无为 , 佛家的禅意 , 既不是狂怪粗劣 , 也不是逢迎谄媚 , 更不是气势汹汹 。而是柔韧 , 是温润 , 是中和 。2、共性之美 。共性是相对于个性而言的 。共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艺术讲究要有个性 。然而这个个性不是一味的刻意塑造出来的 , 而是在相应的人文底蕴基础上 , 由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 。在生活中 , 很多人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 , 为了引人注意 , 以至于不惜通过一些“惊世骇俗”的外在粉饰或者举动 , 以此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和标新立异 。这些外在的个性若要和历史上的“竹林七贤”、朱耷等人相比较 , 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俗话说“字如其人” 。虽然不是说字写得好看 , 人的外貌就一定会长得好看 , 但是这个人心里性格和基本素养 , 也可以通过他写出来的字略显一二 。就《兰亭序》而言 , 借用李泽厚先生的话来讲:“从书法上表现出来的仍然是那种飘俊飞扬、逸伦超群的魏晋风度 。”因其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 是自然形成的书风变革的个性 , 从而这个个性成为了后来人们审美意识中的共性 , 为晋人“尚韵”的代表 。
诗词歌赋|年少不识《兰亭序》,读懂已是不惑年】五、神秘之美
《兰亭序》不仅美妙绝伦 , 而且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神秘色彩 。它有着梦一般的魅力 , 谜一般的存在 。即便是时至今日 , 同样会让人们沉醉其中 , 去争相学习、谈论、品评 。1、来源神秘 。关于《兰亭序》的来源 , 历来有很多争议 。有人说不是王羲之所作 , 也有人说不是王羲之即兴写的 。直至上世纪70年代 , 关于兰亭真伪的话题 , 仍是争论不休 。郭沫若先生就曾运用新发现的晋时碑刻 , 详细论证过《兰亭序》的文与书法俱假 , 称其为唐人仿作 。2、经历神秘 。关于《兰亭序》的经历 , 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据说 , 王羲之自己本人在自己众多的书法作品中 , 独爱《兰亭序》 , 遂留于自家后人珍藏 。待王羲之死后 , 《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 , 后传至其七世孙智永和尚 , 智永圆寂后 , 又传至弟子辨才和尚处 。至唐太宗时 , 李世民更是王羲之的铁粉儿 , 喜欢王羲之的书法都到了痴迷的程度 , 因其得不到《兰亭序》真迹而夜不能寐 , 特意派萧翼到老和尚辩才那里设巧记骗取了《兰亭序》 , 自此 , 唐太宗李世民如愿以偿 。3、归宿神秘 。关于《兰亭序》的归宿 , 更是扑朔迷离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爱不释手 , 即便睡觉时也要把《兰亭序》放在枕边陪伴 , 以至于去世后还要带到陵墓里继续欣赏 。后来昭陵被盗 , 《兰亭序》的下落自此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有的猜测《兰亭序》还在唐太宗昭陵里 , 有的还说在武则天的乾陵里……林林总总 , 难辨真伪 。如今 , 斯人已逝 , 丝竹已远 。然而 , 关于王羲之与《兰亭序》的话题 , 依旧经久不衰 。或许它永远只是一个谜 , 然而在我们内心早已镌刻下 , 一个鲜活的王羲之 , 一幅唯美的《兰亭序》 , 还有一份山水情怀 , 更有一条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在悄悄延续 , 代代相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