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作者
张晓冰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是一个特殊的人物。
一是她出场的戏不多,到十三回就死了,可是她在《红楼梦》全书中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
【 托梦|可卿托梦有深意】二是争议太大。从脂砚斋的点评起,就说她是一个淫乱的人物,第十三的回目原来就是“秦可卿情丧淫香楼”,现在改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说她和公公贾珍有乱伦关系,和小叔子也有不正当的风流韵事,以致老仆人焦大醉骂“扒灰”与“养小叔子”。如此淫乱,可是包括贾母在内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欢她,实在不可思议。
三是秦可卿究竟是什么出身,争议不断。一个小官从孤儿院抱养的弃儿,死后丧葬规模如此之高,王爷都设路祭吊唁,由此而引发出专门研究秦可卿的所谓“秦学” 等等,不一而举。
近四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关注的大多是上述这些文本背后的问题,而对于秦可卿临死前给贾府执行董事凤姐的托梦,即关于贾府家业前途——置地办学,却并没有引起重视。在曹雪芹惜墨如金的文字里,写了一大段托梦的过程和托梦的内容:
文章插图
凤姐方觉星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娘,别人未必中用。”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俱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无患了。”凤姐便问何事。
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
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
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出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
文章插图
曹雪芹在《红楼梦》全书中多次表达了贾府家族的末世趋势。早在第二回,局外人冷子兴就已经看得很明白,说“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作者还通过警幻仙子之口,表达了贾府先驱宁荣二公对贾府家族后继无人的忧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第五回)宁荣二人的忧虑,何尝不是作者曹雪芹的忧虑?
推荐阅读
- 黄衫女子现身后,留下的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几个字,背后有何深意?
- 俗语“男怕柿子女怕梨,母猪最怕西瓜皮”,背后有什么深意
- 红楼梦:秦可卿治病为何要请三四个太医?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 农村老人常说“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有何深意
- 与贾珍爬灰的秦可卿,她到底得的什么病?调戏王熙凤的贾瑞是答案
- 红楼梦林黛玉初入贾府时,王夫人说的那些话有何深意
- 书法字画|书法中的“横短撇长”和“横长撇短”如何区分?看似简单却有深意
- 红楼梦|秦可卿之死:竟是曹雪芹借此影射刺杀案?
- 故事观音菩萨托梦成良缘,摸摸脚丫子就能白捡个媳妇
- 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 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 都不如秦可卿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