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大时代,谁又不是外省青年?( 二 )


90 年代的罗振宇第一次为了自己是读书人道歉的时候 , 可能不一定能想到 , 自己以后会建立《罗辑思维》和“得到” App, 把知识咀嚼、切片、分装 , 以知识服务的名义 , 卖给渴望文化的大众 。
但是他的商业策略 , 又似乎带着 1993 年那个时刻特有的焦虑 。 他曾经举行现象级网路红人 Papi 酱的贴片广告资源拍卖会 , 最终以 2200 万的天价成交 。 业界人士对他提出了许多质疑 , 其中就有批评说 , 这样的拍卖只会把 Papi 酱的价值一次透支 。 但罗振宇的回应是:
“我当然要把她的未来一把透支啊 , 这是现代商业的本质 , 要不怎么会有金融呢?……回到人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上 , 就是应该一把透支未来 , 让自己获得这个瞬间的资历 , 或者说地标性的位置……
《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在他的新书《偏见》中 , 讨论了他对于罗振宇的商业哲学的评价 , 这个评价落在了罗振宇的外省青年的形象上:“从芜湖的少年时光开始 , 那种强烈的生存哲学从未真正改变过 , 似乎总有一条饿狗在他身后追赶 。 ”
如果曾经切身经历无法预测的时代变化 , 如果曾经站在车流之间 , 看如同怪物一般的异乡的大楼 , 也许更要疯狂地向前跑 , 跑到不需要因为是读书人而道歉的时候 , 跑到知识被切成菜肴端上桌面 , 却也喂不饱任何人的时候 。
有些时候 , 努力也无法补足天赋
1993 年 , 是姚晨第一次入错行的开始 。
她在福建南平长大 , 家里没有任何一个人从事过演艺行业 , 但因为长得个子高 , 学校的文艺部老师就问她 , 要不要去参加北京舞蹈学院的招生 。 邀请的动机和舞蹈没有什么关系 , 姚晨答应的动机也和舞蹈没有什么关系:她想去看北京 , 北京有天安门 。
即使从未接受过舞蹈训练 , 姚晨还是被舞蹈学院的老师挑中 , 据说是因为身材比例达标 。 1993 年姚晨顺利地来到了北京 , 当宿舍的同学都因为要和父母分离而哭成一片的时候 , 她心里特别高兴:我终于来北京了 , 也许有一天还能成为一个舞蹈家 。
但是到了大二 , 姚晨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舞蹈天赋:身体的柔韧性不够 , 做动作也不能举一反三 。 她想要通过勤奋改变现状 , 于是在宿舍的同学们都睡觉以后 , 她还会穿上塑料布衣服 , 到楼下跑步 。
她最终还是承认自己入错了行:有些时候 , 努力也无法补足天赋 。
即使发现了这件事 , 她仍然要在舞蹈学院继续三年的学习 。
“你发现了 , 也不可能逃出去呀 。 ”姚晨这样说 。
罗振宇|大时代,谁又不是外省青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