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西安没有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三 )


■1902年,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孙中山谈到了革命成功后首都的选址:“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
意思是说:如果革命胜利后仅保平安,首都就建立在武昌;如果想要统一中国,首都就建在国土中央的西安;如果想要征服整个大洲乃至全世界,首都最好选在亚欧大陆中央的伊犁。
你看,孙中山到底是国父,格局就是超越常人。当题主还在北京和西安之间纠结时,他已经想到定都伊犁了。

噢,对了,这是伊犁在中国的位置:




参考王树增《1911》

补充:居然有一个人觉得本回答嘲笑孙中山。敌我识别系统呀,要常保养。事实上,1920年的毛泽东还有过更大胆的想法,想不想知道?无论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他们的想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靠一时之主张去评价。

相关回答:
胡晟:古代中国N女共侍一夫,为何还有许多诸如《白头吟》、《有所思》等等反应爱情忠贞不二的诗句?
胡晟:历史上有没有哪些本该名垂青史,而现实中口口相传却变成遗臭万年的名人?
胡晟:古代中国是不是总是领先于世界?
【为啥西安没有成为新中国的首都】胡晟:历史上有哪些科技强势一方碾压、调戏、玩弄科技弱势一方的例子?

■西安建都的朝代都是关陇政治势力自己打出来的,周秦汉魏周隋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打出天下。印象中并没有取天下后迁都到西安的例子发生。本朝起家虽然在延安,但西安解放比北平还晚,似乎比南京都晚。■因为西安解放的时间比北京晚,回答完毕。
为什么定都北京当时的考虑也没那么复杂,最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北平是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开始筹备的时候,共产党手中夺取的唯一的可以找到大量空置房屋的城市。
先上一个全国主要城市解放时间列表:




1948.5.1《纪念五一社论》,倡议各民主党派、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8.8,民主人士开始北上,周恩来安排接人。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李济深、矛盾。。。。。等等陆续抵达。
这些民主党派首脑、社会贤达,一是很多人年事已高,身边需要不少人帮助打理生活;二则他们多是冒险从国统区前往解放区的,走时干脆带上全家甚至连家都一起搬来了;三是其中不少名人名士、民族资本家在来解放区之前高屋大宅、生活优越。48年底到49年初,他们都住在平山县李家庄,中央也十分过意不去,条件太艰苦了。
战争年代的党中央和军委机构十分精简,西柏坡十几个窑洞就能指挥全国几百万解放军,但是政协以及以后要召开的全国人大、以及将来要建立的大大小小各种政府机构、部门,这些绝对不可能在窑洞里就解决。
所以,这建立新中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首都,而且挺急的。
那么在49年初,已解放的或马上解放的主要城市,就是那些了。但其中很多城市虽然是省会,但其实并不大。而且有的城市解放时经过激烈战斗,房屋损毁严重。
具体来说:
哈尔滨,解放时倒是未经激烈战斗,中央曾考虑过在哈尔滨安置政协人士。问题是太靠北。
石家庄、洛阳、开封:城市本来不大,生活设施也不全,解放时经过激烈战斗。
沈阳:城市比较大,解放时有战斗但不激烈。其实沈阳也曾考虑过做首都。但沈阳也有偏北的问题。
徐州:从西柏坡去徐州的路当时还不安全。
扬州:咦我怎么把扬州列进来了。
因此就剩下北京和天津了。这两个城市都不小,可以腾出足够的房屋以供使用。
其中北京又优于天津。1912清王朝倒台,大批满人王爷勋贵的宅院逐渐荒芜,1928年北洋军阀垮台、民国定都南京之后,北京城就是在逐渐没落萎缩的趋势,到处是长草的宅院,甚至连政协大会的场所都准备好了,北洋总理衙门的大会堂。
因此,北京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花最小的人力物力资源,就把城市拾掇出来安置一个国家机构。
而如果硬要选别的城市,都会有比较大的改扩建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建筑材料,糟掉大量的钱和粮食。
至于现在有人YY的“在中原某处择址新建一个首都”,拜托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意味着拔地而起、新建一个20万人左右的中型城市,大兴土木无非如此。(那啥,从前有一个姓嬴的皇帝,建国之后就修阿旁宫,后来灭亡了)对于1949年的中国,钱从哪里来?十几万(至少)的建筑工人从哪里抽调?砖石木料钢材水泥从哪里筹集?十几万人的粮食从哪里来?这些人和资源别的地方更急需。
要知道,历史上直到1959年,庆祝建国10周年北京的献礼,也不过是修了10个楼(十大建筑),从政协委员到人大常委,从科员到厅局干部,还不照样住在四九城的百年老宅中住着。拥挤的大杂院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成为历史文物!

■一讲到定都迁都,免不了要搬这段老文出来:

随着三大战役频传捷报,毛泽东认为不必再远征哈尔滨宣布新中国诞生了,但把新中国的首都建在哪里,他还没有考虑好。一天,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欣喜异常,他觉得有了可以很好商量这个重要问题的人了。「我们很快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中央虽有考虑,但还没有最后定案。」王稼祥对此也有所考虑。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是不是定在北平?」王稼祥的想法正与毛泽东不谋而合,毛泽东笑笑问:「噢,谈谈你的理由。」王稼祥首先否定蒋介石所在的「南京」说:「现在国民党的首都,虽然自古称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是只要翻开历史就会知道,凡建都金陵的王朝,都是短命的。这样讲,带有历史宿命的色彩,我们是共产党人,当然不相信这一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这是它的很大的缺陷,我们定都,当然不能选在南京。」毛泽东见王稼祥如此坦诚,而又言之有理,极感兴趣地点头表示赞许,并又提出问题说:「西安如何呢?」王稼祥回答说:「西安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不是秦汉隋唐时代了,今天中国经济重心是在沿海和江南。由此看,西安也不合适。」毛泽东又提到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曾经做过多朝都城的开封丶洛阳应在考虑之列。王稼祥从经济和交通角度发表意见说:「黄河沿岸的开封丶洛阳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加之交通及黄河的水患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问道:「稼祥,你认为最合适的建都地点在哪里?」王稼祥受到毛泽东的鼓励,兴致更高,顿有江河一泻千里之势:「我认为作为首都最佳地点是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联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重心所在。同时,它靠近苏丶蒙,与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长而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丶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致京师震动。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500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意接受。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我的意见,我们政府的首都应该选在北平。」毛泽东听了这么痛快淋漓的意见,觉得非常解渴,朗声笑道:「稼祥,你的分析,正合我意。看来,我们的首都就定在北平了,蒋介石政权基础是官僚资本,因此他定都南京。我们的政权基础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定都北平。」(摘自《故事报》林元帆王纯/文)
「西安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不是秦汉隋唐时代了,今天中国经济重心是在沿海和江南。由此看,西安也不合适。」
「黄河沿岸的开封丶洛阳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加之交通及黄河的水患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

摊开地图,西安兰州彷佛在全国中心,但一请出胡焕庸线,就是另一翻说法:




再考虑一下当时的人口分布,和现在的分别,战前(1935年)人口更靠近北方,1948年决定建都选择北京而不是西安等地,更符合人口的比重。




安利一下笔者有关历史的专栏文章:脱苦海的文摘【历史】
专栏短网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关问题:
脱苦海:光显河陇?兰州白塔山公园入门的篆体字牌匾是什么意思?
脫苦海:歷史上世界範圍內哪個國家或王朝有過類似“一帶一路”的戰略和政策?
脱苦海:元时,广深港归江西行中书省管辖,出处是哪里?
脱苦海:沈括真是记载石油第一人吗?
脱苦海:韩国废除汉字对于韩国是种损失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