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绝大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有要到拼天赋的地步」这句话可信吗( 二 )


埃里克森带领团队又着手研究业余组与职业组的区别,相同的情况出现了。业余组中的人在儿童时期每周的练琴时间从未超过3小时,到了20岁,练琴时间累计只有2000小时;而职业组的练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了20岁,那些未来的演奏大师的练琴时间已经超过10000小时。
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一位演奏者进入顶级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练习。成功的要素在这个阶段变得简单明了。还有一点是,那些顶级演奏家,他们练琴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地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就练习时长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0000小时的训练。」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列维京(DanielLevitin)写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家、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10000小时这个神奇的数字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中的训练时长少于这个数字。人的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这一准则甚至适用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奇才」,比如莫扎特这位6岁就开始作曲的音乐神童。心理学家迈克尔·豪(MichaelHowe)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GeniusExplained)中写道:
莫扎特在真正成为职业作曲家之前,他早期的作品并不出色。他的那些作品很可能大多出自他父亲之手,只是后来得到不断修改罢了。莫扎特童年时期的多数作品,如7首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大部分是在其他作曲家的帮助下完成的。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并被奉为他的第一部经典作品的,是第九号钢琴协奏曲(No.9,K.271),然而,这部作品是他在21岁时创作的。那时候莫扎特作曲已有10个年头了。
而音乐批评家哈罗德·C.勋伯格(HaroldC.Schonberg)在谈到莫扎特时有更为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莫扎特实际上是「大器晚成」,因为他经历了整整20年的作曲生涯,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作品。
成为国际象棋大师也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国际象棋大师鲍比·菲舍尔问鼎冠军宝座用的时间稍微少一些:他花了9年时间)。10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个人大约可以投入10000小时对某一特定项目进行长期刻苦的训练。10000小时是取得伟大成就的神奇数字。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
■我认为目前高票的答案说的是没有道理的,喜欢当然不是来自于天赋。就跟我一开始喜欢编程一样,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会,学的也不快,for循环到了半年后还不能在需要的时候想起来,但是就是觉得好玩。这个时期我的感受根本跟天赋没关系。
后来我学编程慢慢就变快了。不过要是你们可以跟我中学的时候一样,做到周末从醒过来一直写代码写到睡觉,中间只有吃饭会休息,拉屎都在看书的话,你们也可以。编程是不需要天赋的,只要你花的时间够多,都会变得很容易。
不过我认为我还是有天赋的,只是这不是编程。我觉得我不需要别人肯定,也不需要世俗的快乐这一点,应该算天赋。这样我就可以静下心来学任何我感兴趣的东西,不需要做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来维持自己的心情。大学毕业前觉得最爽的事情就是自己又把一个什么程序写出来了,就算没人懂也没关系,我自己知道就好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没有花钱没有跟别人互动没人觉得你们屌就好像要发疯了一样,一定要把别人比下去才甘心。外卖送慢一点,快递没上楼,京东淘宝刚下单就降价,就火气那么大。可能跟我从小喜欢自娱自乐有关系。
■不可信。
人们总喜欢把“天赋”和“努力”割裂开来,以为这是两件完全没有关系的事情。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有天赋的人会比没有天赋的人远为更努力。对于有天赋的人而言,努力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越努力就越成功,越成功就越愿意去更加努力。
在读高中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同学在某门科目上特别优秀,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他们也确实花了更多的时间,而且非常乐意为了这门科目花上这么多的时间。更要命的是,这些学霸们即便花了这么多时间,往往也不觉得累。而那些所谓的“学渣”们,即便试图通过投入更多的努力来追上,但最后失败的例子多,成功的例子少。久而久之,就弃疗了。于是,成绩好的同学就成绩越来越好,而成绩不好的同学仍然成绩不好。这时候老师就会说:“看看那谁谁谁,人家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比你们努力多少倍,所以成绩这么好。看看他,再看看你们,你们成绩差,别老觉得是天赋问题。以你们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迷之高中班主任附体...)
但真的是这样吗?以我个人的经验,其实不是的。比如说,当年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向来成绩好,但英语就一般般。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各种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特别感兴趣,就会主动找来读,然后记诵、尝试去理解。比较能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记性不错,这算是一点小小的天赋。然后我就发现,这点小小的天赋让我在语文这门科目上,始终保持优势,考试考得比其他同学好,而且也会得到老师表扬。于是,我就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背那些古诗词,去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甚至尝试去写作一些东西。长此以往,我的语文成绩就越来越好。我语文成绩好,是因为我特别努力吗?表面上看,确实是的。但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我在语文这门科目上特别努力,而别的同学就不努力呢?原因就在于,我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我在语文上的投入可以很直接地体现为成绩上的优势和老师的表扬。而其他同学则会发现,他们尝试做出的努力并没有获得这样的收益。或许,他们如果愿意更长期地投入努力,也会获得显著的收益。但这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大了,很多人在还没迈过这个门槛的时候,就放弃了。
刚才说到,我的英语在中学的时候一直一般般。之所以一般般,确实是因为当年花的功夫不够,努力太少。比如说,高三那年坐我后面的那位男生,平时自己没事的时候写文章也会喜欢用英文写,看东西也喜欢看英文的。毫无疑问,他对英文的投入远远比我大,远远比我更努力,他的英语成绩也远远比我好。但他英语成绩好,真的只是因为他更努力吗?其实不然。他英语成绩好,是因为他向来在英语方面的优势让他感受到,这样的投入是有效果的。我的英语成绩一般般,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感受到这种正反馈。即便我一时花了很大的功夫,努力尝试提升英语成绩,但也不一定很快见效。不用等到高三,当年还在初中和高一、高二的时候,我就对此深有体会。我刚刚说,我其实记性还不错。但每次背诵英语课文和英语单词,我就觉得非常痛苦,总是背不下去。为什么背不下去?表面的原因是不肯花时间,或者背的时候心思不集中。那时候班主任、家长都会劝我,可以少花点时间背那些唐诗宋词,省下来时间去背英语单词。但我不乐意,因为我本身就英语基础不好,即便突击式地背了英语课文,也不能提高多少,进而更不能立刻获得多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但背古诗词就不一样了,背的越多,成就感就越大,考试的时候的优势就越大。两相权衡,当然会选择在语文上花更多的功夫,而不怎么在英语上花功夫。
因而,这里就出现了一正一负的两条反馈链。正反馈是,在某一领域更高的天赋使得我们不用太艰难地就能在这个领域取得相对的成功,这样的成功让我们能够迅速地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进一步激励我们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努力、精力和时间,最终又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功……负反馈则是,在某一领域的天赋本身就不高,根本没有机会品尝“努力就能成功”的美好果实,于是就不愿意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多。即便偶尔想要试图翻盘,投入了更大的努力,但效果却未必立竿见影,于是慢慢地又选择了弃疗……
所以,努力和天赋是绝对不能割裂的。在一个领域有天赋的人,往往更愿意去投入更大的努力。与其相信什么“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必要拼天赋”这种鬼话,不如想办法找到自己真正有天赋的那些领域,然后尽快形成正反馈机制,在这些领域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
近期其他回答:
历史上有没有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人却有(血缘)关系?
如何看待「散装江苏」?
基金定投一定赚钱吗?
给男朋友送什么礼物好?
【「以绝大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有要到拼天赋的地步」这句话可信吗】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学点英语:
还有免洗洗手液:


■我认识一个在招办工作的朋友,每年都能看到许多考上清北学生的材料。
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这样的天之骄子。
见得多了,他经常给我的感叹居然是:
能进入清北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天生的。
这句话的残酷之处在于,从他所能观察总结的现象来说,大部分能考上清北的学生都是「天赋异禀,基因好」;更残酷之处在于,那些考不上但能凭借其他本事进入清北的学生,只能说「生的更好,中了卵巢彩票」。
因为工作的原因,他还去过不少清北学子的家中。
这些人的家庭既有大富大贵,也有一贫如洗,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工薪或中产。
无论是哪种,讲起来自己的孩子,都是「从小学习就比较好,父母操心很少」。
他去过的其中一户人家,父母都是捡垃圾的,可小孩儿硬生生就是从一个偏僻小乡镇里考进了市里的中学,并从此一路开挂进清华。
家庭那么差,父母也没文化,但成绩就是好,简直无解。
虽然现在贫寒学生在名牌大学里越来越少,但在他看来,并非贫寒家庭的孩子天赋都不好,只能说好的家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让天赋好的孩子更能发挥所长,更容易脱颖而出。
就像一块好料,好的打磨能让其成为美玉;但如果深埋尘土、无人问津,时间长了看起来也就是块普通石头了。
他的看法让我很不爽,毕竟就我所知,大部分天赋很好的学生,要想进清北也需要付出极大努力,非常勤奋才能做到。
我刚说出我自己的想法,他冷冷地反问了我一句:
你难道不觉得,能长时间地保持勤奋状态且学得进去,这本身也是一种天赋吗?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人——雷军。
小米上市后,估值近700亿美元。
于是有很多人出来分析他为什么能成功,说来说去关键词都是勤奋。比如6×24小时工作制,经常不眠不休,等等。
所有这类鸡汤,都解释不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勤奋的人很多,搞996的公司也很多,但不仅做不到雷军或小米的成就,甚至根本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再来看看雷军。
1969年出生,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2年时间修完学分,是系里20年来《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拿到满分的两个学生之一;大学期间和别人合写了一个加密程序,在大三的
时候就成了那个年代的「万元户」;毕业后觉得市面上关于程序的书水平太低,于是写了一本《深入DOS编程》,成了畅销书;23岁加入金山软件公司,29岁成了金山公司总经理,并被武大聘为名誉教授,给武大捐了几十万,这个金额在90年代末可以买下北京一栋楼。
2000年,雷军拿出50万创办了卓越网,2004年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亚马逊,然后几乎是力挽狂澜地将几近破产的金山拯救回来,直到2007年金山上市,他身家过亿,功成
身退,做起了天使投资人。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2010年41岁的雷军创立了小米,1年后小米手机横空出世,当年销售过百万台,第3年接近2000万台;8年后,小米上市,上市时估值539亿美元……
雷军虽然不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但如果这样的人不叫天才,我不知道什么叫作天才。想想你读大学时在干什么,29岁的时候能干什么,承认他天赋高很难吗?说实话,大家如果
老老实实去看雷军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在学习考试、数学推理、计算编程、领导团队、战略思考、市场嗅觉甚至个人魅力上都有太多的优秀特质。
之所以老是拿「勤奋」来说事儿,是因为你很容易就能看到「勤奋」,也很容易就能「模仿」。别人学习10个小时,你学习12个小时;别人加班到12点,你加班到凌晨3点。
然后,就可以了吗?
我就想问一句,大家高中时都没有过面对学霸碾压,再怎么努力都望尘莫及的绝望吗?
如果从雷军这样的人身上,只能学到一个轻描淡写的「勤奋」的话,不好意思,从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里我能学到一打。
做出勤奋的样子很容易,难的是一直保持全身心投入。
所有学习和工作效率低的人,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一到要做事的时候,就会感觉全世界的风吹草动都是诱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