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大多数人在做选择和判断只是凭着直觉,如果多了解一些做决策的方法论、决策陷阱,就能大幅提高判断的准确度。做任何事情,只要少犯错误,就能增加成功几率。理性决策理性决策是指人们在决策的时候利用心理学最大程度剔除非理性偏差,用理性心态进行逻辑推演,选择最优策略的过程。
决策框架通常包括如下步骤:
1)定义问题
把问题找出来,用一些工具例如鱼骨图,分析出根源问题。
当根源问题找出来之后,如果问题不好解决,就需要思考重新定义问题,换个思路。
回到iPadmini还是iPadair选择的问题上来。如果你真正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阅读电子书。那么问题就变成,是不是考虑买哪种类型的Kindle。
是为了办公还是娱乐呢?
定义问题最为关键,通常人们并真正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什么都想要,那就说明没有分清楚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2)确定决策标准
选择mini还是air的标准是什么,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听体验还是获得更好的便携性?
更好的视听体验,那么就选择air,更好的便携性就选择mini。
3)找出备选方案
苹果的产品比较贵,那么安卓的平板是否可以满足你的需要呢?微软的平板能否符合你的决策标准呢?
3)选择最优方案
有钱的话都买,毕竟每个产品应用场景都不同。
如果钱不充裕就确定你要用的场景,再来根据决策标准来做决策。
(以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理性判断框架,用于举例和演示)
从决策角度来看,从低到高的原则看决策层次依次为:理性决策、科学决策、理论性决策。
理性决策——克服人类天性的逻辑推演(普通人群)
科学决策——利用数据、概率、统计学理论分析决策(专业人士)
理论性决策——利用运筹学和博弈论进行决策(专业团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理性决策最为有用,至于科学决策和理论性决策,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在这里不展开描述。
常见的关于自我的思维缺陷1)虚假一致性
虚假同感偏差(falseconsensusbias),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
当你需要减肥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多人都需要减肥,有许多人会有和你一样的想法,于是你就考虑开一家减肥工作室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全文近三千字的干货,从原理层到操作层!!!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有很多决策性的问题,大到要去大城市工作还是回到老家的小城市工作,小到早上要穿什么,早餐要吃什么东西。
看到这的时候,你可以回想你做过的那些重要决策,哪些是你印象深刻,甚至让你后悔的。很多决策呢,可能当时不知不觉,但是选择之后才发现那可能就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包括我。你当时所做出的选择,是你当下认知、各种资源综合下的最佳选择。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修行,不断完善自己的旅程,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信息和反馈来修正自己。
已做过的事情,不过多去追悔,是我一直尊崇的原则。但是呢,当下以及未来如何进行更好的决策才是今天所要讲的主题。
为什么在同样一件事情上,每个人的选择会不相同,或者说在同样一件事上,我们不同时期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呢?
我们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看大脑是如何进行决策的。
生活中的大部分决策,可能你从来没有留意过,例如渴了要喝水,饿了会找东西吃等等,这系列已经完全植入我们大脑原始编码的,是完全不需要我们动脑的。
还有一种“直觉性决策”以及“理性化决策”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作者划分成了“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就是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跟着感觉走。当出现一件需要判断的事物时,在大脑中会有一套高效的评估系统,以非常快速的运转给出判断结果,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是你不会被察觉的,可能仅仅发生在几百毫秒之间。
不过“系统1”常常会有很多先天性的缺陷,容易误导我们,产生认知偏差。例如我们常常说的“证实性偏差”、“锚定效应”、“盲信权威”、“刻板印象”等等。
例如在你生病时,医生说你要做手术,你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以下两种话术你会如何选择?
“这次手术有90%的几率能成功。”
“这次手术有10%的死亡风险。”
那现在即便你已经知道这两句话都是一种意思,但是到要选择的时候,你还是会作出同样的结果。
那这个时候,在遇到一些重要决策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理性决策,也就是“系统2”出场,也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将会在后面讲述。
那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上,每个人的选择会不相同?同样一件事上,我们不同时期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经历的事情不同,大环境不同,大脑的评估系统也就不一样。大脑的评估系统呢,最开始会有一些原始性的编码,是我们生存进化至今,一直会保留的,大体是涉及到人的原始本能上。
而后的“系统1”和“系统2”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感知,调整,调整再感知,不断升级完善的过程。
“系统1”呢,它的特点就是快、僵化且是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针对上面的模型,不能很快的作出反馈,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例如你想养成睡前刷牙的习惯,那就需要你不断反复练习之后,才会形成自动化的习惯。
那“系统2”呢,会更多的强调理性决策,是会根据你的经历、认知等来不断调整脑内的那套“评估系统”,最后产生的结果好坏,再去调整脑内的那套评估系统。
这是一个缓慢且相互依托的过程,所以在前面一开始也说了,不要过多去责怪你过去所做的选择。
画了下面这张图,希望能帮你更好的理解。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那个一开始的问题上,如何更加理智的做好一个决策呢?在前面也或多或少说到了一点,就是拓展视野,帮助大脑的评估系统升级。
那剩余的部分呢,照例还是分成以下三点。
1.重新定义问题
在做一个选择之前,你先要问问自己,你决策背后真正要决定的问题是什么呢?
例如在考虑要不要换工作这个问题上,你有没有仔细考虑过为什么要换工作?是因为领导太讨厌,还是薪资太低,工作太累。
那如果是因为领导太讨厌换工作,那下一份工作还是如此怎么办呢?或者说在换与不换之间,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去主动和领导沟通等等。
那这些问题呢,主要还是没真正去深究这个选择背后真正的矛盾点在哪。在高中的政治课上,老师经常说要抓住主要矛盾,那用到这个问题上,也是合适的。
那最后还有说一句,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一点,他们时常觉得这个决策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但有时候跳出来会发现可能还有第三种、甚至第四种选择。
所以重新定义问题,除了要抓主要矛盾以外,也要学会跳出问题,甚至逆向思考。决策有时候并不是选择了什么,而是你放弃什么。
2.量化分析
将一系列问题流程化,框架化,甚至量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看问题。
我们常说一个人理智,基本上是说,他脑内有很多套认知模型或思维模型,能更加深刻或全面的看待问题,当这个过程自动化的时候,几乎都不需要情绪的过多干扰,就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AI,确实,很多AI之所以如此智能,也得多亏它那套智能算法,在“系统2”这个层面,AI会略胜一筹,但是很显然,我们的“系统1”也还是有优势的。
好了,扯远了,回到分析本身。
那如何更好的分析呢,就需要我们多去学习更多的框架、模型纳入我们脑内的“评估系统”之中。
那在此,我也说一个在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套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中的表格分析。
拿你要选择何种工作为例,你可以把两种工作以打分制的方式来进行结构化的思考,在选择一项工作时,我们主要会从:行业、薪资、成长空间等几个方面来判断,那你可以依据你需要选择的这两个工作来进行打分。



当然,这个表只是一个示例,当中每个选择所占的比分需要根据你自身当下的情况来合理判断。
至于10分制、5分制、3分制的选择,则根据你要判断的事物本身的明细程度,例如选择哪
个专业,哪所大学等等。
还有一种常见的决策方法呢,叫做“决策树”,很显然,就是树状的分析图,它旨在把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各种可能进行预先推演。
至于如何制作,这个过程网上都挺多的,就不过多赘述。放一张网上的决策树模型,供参考。




3.去情绪化
完全去除情绪化是不可能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除了学习以外,就是我们拥有复杂的情绪。
那我这说的去情绪化呢,旨在强调要排除“沉没成本”之后的情绪影响。
在进行一项决策时,我们时常会受已经发生,已经付出的“成本”影响,来干扰决策。
那在做决策时,我们要知道,已经付出的东西不重要,关键是要看未来。适当还要纳入“机会成本”“可能损失”去思考,才能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
那以上三点呢,你也可以看出来是一个渐进化的过程,先把问题定义好,在可量化选择,最后再考虑一些不能被量化的“成本”。
当然,在做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这些方法也会掺杂主观性,那方法呢,只是把你尽可能全面的看待问题,并不能帮你完全正确的决策。
你也要容纳决策之后带来的后果,或者及时止损。
所以在选择之后,尽可能的也要配备一套应急方案。辨识可能的风险,当风险超过你可承受的阈值,那即可及时止损,跳到planB上。
有一句话叫作,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看你能不能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当然这句话,出自我。
码字不易,觉得有帮助,记得点赞哟~
另外更多干货请关注我的专栏
理性成长与感性思考
学习成长圈子~
期待和你一起思考与成长
阅读成长圈-欢迎找我来玩~





■昨天所有的决策,决定了你的今天。
今天所有的决策,决定了你的明天。
虽然时局与事态总是在变化,但你可以基于这些变化而作出相应决策。因此,归根到底还是决策决定了你的一生。
鉴于很多回答详细谈及了科学决策方法,在此补充一下常见的决策误区吧。
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沉没成本:都是不甘心惹的祸问:
你花了100元买了一部大片的首映电影票,你看了三分之一终于确认电影超级难看。这时,你有两个选择:强忍着看完or退场去做别的事情。你会如何决策?据我的观察,多数人会强忍着看完,或者呼呼大睡,也不愿意退场。
很不幸,这些人跌进了“沉没成本”的陷阱。经济学家认为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无论他看还是不看,100块都回不来了。不看,还可以用这些事情做点别的事。看,花钱买罪受,双重损失。
在做决策时,掉入“沉没成本”陷阱的人并不少。有个男孩,最终选择了和女友甲结婚。他的理由是:和甲谈恋爱时花了很多钱。而为什么没有选择乙,并不是因为乙不够好。他和甲相恋三年,花了几万元钱。两人的性格也不是很合得来,吵吵闹闹,分分合合的。大约一年前,因为和甲大吵一架,他去外地打工,认识了乙。和乙相处的大半年里,两人的关系非常好,两人AA制,乙几乎一分钱也没有用他的。但最终,他选择了与甲结婚。似乎只有选择甲,那几万元钱才没有被浪费。
类似错误决策还有很多——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不甘心就这样结束。感情如此,工作亦然。费尽了努力进入一家企业,发现原来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单位。辞职?不,这份工作来之不易。
沉没成本”是一个过去式,很多时候体现为“放不下”。在做决策时千万不要被沉没成本所左右。不计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就像英国谚语里所说的:随手关上你身后的门。
人要懂得放下与舍得。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