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有答题模板吗
主动句(“把”字句)与被动句可以相互变换;各类语气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等)可以相互转换。▲■句子重组:偏正复句的偏句部分与正句部分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调换时要往往要添加恰当的介词,转换关键的名词或动词的词性,并考虑主被动句的转换。
■长句变短句要先提取出主干句,再将修饰成分变为一个个句子;最后进行整理(注意各句子的语序,注意使用代词和关联词让句子连贯)
■短句变长要先确定某句为主干句,再将其它短句修饰语嵌入主干句。嵌入的位置可在句首(作句首状语),可在主干句的主语和宾语前(作定语),也可以在谓语前(作状语)。注意嵌入的句子的排序。
★单句只有一套主谓中心。复句是指含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互不包容的主谓中心。10.综合改错题和语言简明题(注意看清题干提示的答题方向)
此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其中尤其要注意语言简明的问题(即语义不重复,不晦涩,能少则少的词语)和得体的问题
11.语言得体:
■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
■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
■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
■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
注意:㈠广播稿或口头通知中不能有括号,省略号,同音词,文言词等类似的词语
㈡通知,请柬等应用文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的齐全。
谦辞⑴“家”字一族。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⑵“舍”字一族。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⑶“愚”字一族。如愚兄;愚见;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⑷“拙”字一族。如拙笔;拙著、拙作;拙见。⑸“鄙”字一族。如鄙人;鄙意;鄙见。
敬辞⑴“令”字一族。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兄;令弟;⑵“惠”字一族。如惠存;惠临;;惠允;惠赠。⑶“垂”字一族。如垂爱;垂青;垂问、垂询;垂念。⑷“贵”字一族。如贵干;贵庚;贵姓;贵恙;贵子;贵国⑸“高”字一族。如高见,高就;高龄;高寿;高论。⑹“光”字一族。如光顾;光临。⑺“雅”字一族。如雅教;雅意;雅正。
12.其它实用类语用题:
(1)对联:注意既”对”(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末字仄起平落)又”联”(内容相关)。(2)公益广告:答题技巧:字数一般10—3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合题意。
(3)图文转换:内容上,扣住话题,通过比较,抓主干信息,去次要信息;
形式上:纵横对比,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进行表述
■这篇文章有点长,之前也在另一个号上发出来过@小磊同学,拿了几千赞,不是抄袭哦。如果现在的你是高三的学生,还有两个周就高考,最后的作文预测可能对你会更重要。
语文实质上是有方法,也有公式化的东西。如果你的语文低于100分,你应该是缺方法套路的。但是短时间掌握再好的方法套路都不能让你突破125这个坎。
在此之前还是可以冲冲冲的,看完了记得点个赞呀~蟹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先快速浏览文章把握大意,不需要句句读透,把每段大意的句子划出,方便在看选项时迅速找到文章出处。2.看题目,圈出题目要求,比如“正确的”“符合文意的”“符合作者观点的”“不符合文意的”等。3.看选项,马上回归原文划出原句,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词:①逻辑关联词——因此、由于、不仅……还、只有……才、只要……就、从而等;②修饰限制程度或范围的词——大概、基本、重要、最、非常、部分、凡、全、仅仅、几乎、之一等;③年代时间、数据;④分清必然和或然、已然和未然。
4.每次做题前,都要温习论述类命题陷阱: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逻辑混乱、已然未然、混淆时间、主次颠倒、过于绝对。
①注意副词和时态
副词:
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
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
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一般:就是所有皆是只要全都每(一定要注意)
时态:
(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②阅读客观题常见错误:
无中生有型、绝对化(副词:都\\全\\总是)、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故意曲解(放大缩小意义概念内涵)
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主语的偷换)
考题的三个要点:
①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一切都要从文本得出。②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③记住:有时候要选最佳选项,而不是正误选项!(读题目!)
这个是跟语感有关系的,有个小tip,高考题答案一般都没有在A,CD选项会偏多。
①文本阅读:
二、传记文本阅读人物形象-表现传主的道德、性格、特点、品性,丰富传主形象。情感-使文章真实感人,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
结构-承上启下,总领全文,领下文。
内容-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内涵,增强文化底蕴。主旨-揭示某种社会道理、某民族的某品质,深刻全面地表明主旨。效果-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感染力、说服力、增强文学色彩,发人深省。
三、小说文本阅读小说重要的四个部分:人物,情节,环境,主旨(一定掌握这四个部分的答题套路)
分点答!6分三点!(多答无所谓,一定不要少答)时间够,不确定的话一定要写满,诚意满满!学会提炼总结,也要学着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适当地去锻炼总结自然段的能力。人物的形象,事件的发生,都要能够用概括性语言去描述
掌握套路!
比如小说:环境的描写作用、某句话的作用、某句话的含义、标题的含义作用、情节这样安排的好处、人物形象的概括
如果完全不熟悉以上的套路模版的,直接去找到对应的高考这样的问法,研究答案,把模版抄下来,大概记住。马上进行对应的练习(以下有部分总结)
1.概括人物形象题目:积累一些形容人品格的四字短语:善良真诚正直无私爱憎分明乐观坚强热情开朗爱国敬业
2.标题的作用:1.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氛围
2.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感情,深化主题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
4.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和铺开情节,呼应情节
5.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6.设置悬念,吸引兴趣
*有时候问的是标题的其他方面,要注意审题,不要一味的回答作用,例如,问标题的寓意一般和象征手法有关,深层,浅层。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高考题)
①从题目来看,该题一语双关,“锄”既是指六安爷的生产工具,又是六安爷的精神支柱。②从结构上看,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从主题上看,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象征,是被工业挤压的毫无生存空间的农村的象征。
3.小说情节的巧妙1.叙事方式是否特殊:倒叙、插叙
2.线索(明线、暗线)
答法:以…为线索,使文章更紧凑,叙事更集中
3.伏笔/悬念
4.情节跌宕起伏
5.呼应/照应前文
4.某句话某段话的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写:1.从情节上看
(线索/悬念伏笔)
小说——伏笔悬念记叙文——线索
文首:开篇点题文中:过渡承上启下文末: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主旨
2.从人物塑造上看
(展现了某人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心理)
3.从内容主旨上看
(以小见大,一般是对文中某人物所代表的一类人XXX的情感、赞扬歌颂或者讽刺揭露XXX的社会现象/精神品质)
4.艺术感染力
(跌宕起伏引人深思/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5.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描述了...的景象)
2.环境对氛围的营造(营造了...的氛围)
3.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身份/处境/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
5.主旨
例: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川端康成《雪国》
问: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描绘了一幅雪夜白雪飘飞之景
②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③点名了作者身处雪国,呼应了文章标题
④为后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⑤主旨:要结合全文,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深化暗示了主题,但是我忘了是什么主题了....)
四、文言文部分:1.大概内容:高考考文言文呀,基本都是官员呀(所以大家使劲做高考题就没问题了啊)
标准套路:小时候聪明刻苦/勇武惊人→当官了以后亲民兢兢业业(当官的起起伏伏,官职的变动和在其位的政绩)→去世之后受封追悼
政绩的话就一般四个:
武官的话,就会有带兵打仗,征战或者平定内乱
文官的话就是向皇帝纳谏/攘除奸凶
2.断句题:圈出句子里的人名地名,千万不要代入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比如“也”在古代是语气词(所以需要停顿)“亦”才是表“也”的意思。古文多有节奏感,可以按字数划分,还可根据对应原则,比如此句: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常事”对应“要事”,“自……上,下……拟旨”重复出现。充分利用以上技巧和排除法,不难选出。
3.翻译题:日常练习时,先圈出自己认为是得分点的字词,然后开始翻译,保留人名地名官职名,单字组词,连词成句检查,要确保翻译出来的句子和上下文有关联,若无关联说明翻译有误,且能直译的情况下不要意译。翻译时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句式中的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以及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
单字不认识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组词!还有就是有时候逻辑异常不通且混乱的时候,考虑以下有没有通假字。重点关注,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和上文,下文的逻辑。语文就是在考逻辑!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4.文言常识题(1)职官类。
1.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管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2太尉: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3.御史大夫: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4.拜除擢: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
5.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6.谪黜: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2)祭祀类。
1.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2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3.少牢:诸侯祭祀只有羊和猪,没有牛,称为“少牢"。
4.斋戒: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3)社交类。
1.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的权力。
2.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3.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4.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5.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4)节令类
1.上元:正月十五日,为灯节。
2.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或“冬至后一百五十日,谓之寒食",古有禁火三日的习俗。
3.七夕:七月七日,晚间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有女子穿针乞巧的习俗。
(5)科举类。
1.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场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推荐阅读
- 有哪些高中生才懂的梗
- 咋样系统全面地复习高中化学
- 大学本科期间,在几乎全班都作弊的情况下,不作弊答题,我究竟得到了啥
- 连高中都没毕业的学生,怎样在这社会更好生活下去
- 高中政治大题有哪些万能句子/套话
- 普通高中毕业的中国人的汉语词汇量(识字量)有多少
- 作为高中生怎样正确使用手机
- 高中有啥不推荐(黑名单)的辅导书
- 在你高中时代激励你最多的一句话是啥
- 初高中教科书上的东西到底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