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常问学的东西有啥用,应该咋回答
每个人都有束缚自己的「茧」,未破之前,都过着虫一样的人生。而我们之所以努力地去学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就是为了能够突破这层束缚着自己的「茧」。这个「破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来不断突破自己眼界,自己格局的过程。
当你的眼界、思维、经验以及信息、人脉等都和别人拉开非常大的差距的时候,你也就完成从平庸到卓越的过程。
面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问题,你们处理的方式以及最后的结果,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来讲「格局」的原因。
之前说过,格局就是上面说的那些眼界、思维、经验等综合起来的一整套东西。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格局大的人对格局小的人,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当你从小格局走向大格局,当年那些困扰你的很多看似完全无法摆脱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家境问题、自卑问题、感情问题、收入问题、职业发展问题等。
当你打开了自己的世界,提升了自己的思维眼界,相对于过去的你,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这才是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终极密码」。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格局?
下面,我从实际行动方面为大家分析一下。
这些行动看起来都是老生常谈,但如何从细节里着手行动,为什么要行动,才是决定这些行动是否有效,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
概括的几句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理解的过程,真正的干货不会藏在标题里。
第一,要读万卷书读书当然有用,关键的问题是读什么书。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小的时候,我们吃过很多食物,现在都已经记不起来它们是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们的骨头和肉。
很多人用这句话来说明,世上没有白读的书。
我的看法是,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白读的书。
我中学时,学校旁边有好几家租书店,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里面的书,除了武侠小说,还有各种言情、玄幻小说。
保守估计,我看了上百本。学校里看得多的人,估计看了上千本。
这些书,不客气地讲,很多是文字垃圾。
你看一万本甚至十万本,除了学习成绩下降,更沉溺于做梦以外,不会有任何好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前提是,你读的得是「诗书」,而不是「种马小说」。
真正能提升一个人格局的书,有以下这五类。
(1)知识类的书。我们从小到大的课本里教的内容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你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拓展认识世界的过程。
(2)技能类的书。工作以后,大家读的更多的书,都是这些方面的书,如编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这些大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经验积累。学习这些,相当于直接吸收了别人的「内力」。
(3)思维类的书。除了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图书,如一些介绍提升思维能力的图书,现在社会、历史、政治类图书,也可以帮助大家学习一些思考方法。
(4)审美类的书。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很多书看起来没用,但能帮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塑造我们的三观,如诗词歌赋、文学艺术类图书。
有些时候我们看了一部小说,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和洗礼,这就是文学的意义所在(劣质「言情小说」是不可能有这种效果的)。
读书很重要,但真正能帮助人们提升格局的书,其实就是知识类、思想类的书。
第二,要行万里路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并不是一句押韵的口号,而是有逻辑支撑的。
书给人的启发始终是间接的。
经验也好,思想也罢,从学习到掌握再到指导实践,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能加快这个过程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去经历。
人生的很多成长都是由经历带来的,比如,有人从小就去过很多地方,所以眼界比较广;比如有人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等。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读的书除了在吹牛时有用,没什么其他用处。我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看这些书,看得心比天高,现实里却命比纸薄。我进入社会之后,经历了起起落落,起承转合,摸爬滚打,才发现自己读的书里蕴含了太多的道理。我用它们来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些独特的经历和之前广泛的涉猎相结合,才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认为,一个人要扩大格局,首先要清除内心对安定的追求,能够敢于走出舒适区,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可以这样回答:一个超市营业员,他只要用激光器扫一下条形码,就能自动计算应该付多少钱,按一下按钮把钱箱子打开,输入客人付了多少钱,还能自动计算应该找多少钱。然后这些数字通过有线网络进入机房的服务器,超市的主管就可以坐在办公室知道今天的销售情况。超市营业员想:学数学有什么用呢,帐都是自动算出来的,绝不会出错。但是如果这个营业员学过数学,能够研究光学识别的理论,知道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知识,可以开发超市的销售软件,能够设计收银机,可以看懂销售报表,他为什么还要在柜台前面挣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呢?所以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人没有把知识学好,不能去做需要这些知识的事情。
■
女儿上一年级,过了刚开始的兴奋期,出现不适应,回来问问:老爸,上学有什么用?
我正在拖地,把她叫到洗手间,指着桶说,提起来,她提了起来。
我放了点水,说:再提起来。女儿又提了起来。嘻嘻哈哈,中间儿童语言略去。
我放了半桶水,说:现在提起来。女儿说提不动!
我说等你长大了就能提起来了!
我又带她到房间,请她弹一曲《部落舞》,女儿练得最熟悉得一首曲子。
她得意地弹完了。
(以下是重点)
我跟女儿说:人跟动物不同,人有各种各样丰富的能力,有些能力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自然获得的,比如你长大了就能提得起半桶水或一桶水。但有些能力是必须要学习、而且是努力的学习才能获得的,比如弹钢琴。你学会了弹钢琴就能当钢琴教师,做音乐家,至少是有这种可能,但老爸永远没有这种可能!上学也是这样!学习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可能!(中间儿童语言略去)
2016年12月15日更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如草芥,逝如灰草。
读书能激发我们的潜能,给我们的人生展现不一样的可能。
我是教师,如果我的学生来问我:学的东西有什么用?
我会告诉他:读书只是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一种可能!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要靠你自己。你问我有什么用?其实我不知道有什么用,我甚至不确定是否有用。因为你只有学到了、学好了,才能谈得上用;学不会,没学好,统统没用!你学不学?要不要这种可能,悉听尊便。(针对大学生,中小学幼儿园有另外的语言,但也是这个意思)
2016年12月16日更
有一次女儿说她爷爷好土。
其实我爸年轻时一点也不土,我家虽然在农村,但他接我爷爷的班在西安上班,那是很体面的。后来,他下岗了,我们兄妹还在念书。
怎么跟孩子讲呢?
“那你说老爸土不土?”
“不土!”
“是啊!爷爷那么土但他支持老爸念书,我们家才能在深圳安家。没有爷爷的支持我们还在渭南老家呢。”(女儿渭南出生,长到三岁才来深圳)
“我知道了,爷爷奶奶让你念书你才考到的研究生,找到工作后才接我和妈妈来的深圳”
“对!爷爷支持我,爸爸也支持你,爸爸支持你什么?”
“弹琴,学舞蹈,玩儿……嘻嘻”
“对呀!爸爸支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家现在有这个能力!你自己要努力,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想当舞蹈老师”(她还想当过钢琴教师,厨师)
“舞蹈老师训练的时候会不会哭?”
“不会”
“舞蹈老师会不会练两下就行了”
“不会”(她有时会偷懒,动作做不到位还说“行了行了”)
“当年老爸读书,只要有书读就行,读书就有希望。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努力了!”我经常跟女儿说这句话。
我想:我努力回想,当初我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质疑读书有没有用,好像还真没有!泄气,不想读了有过,但从未怀疑读书的价值。今天质疑读书有没有用的人大概都是幸福的——质疑的幸福!选择的幸福!
2019年2月17日更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NationalCentreforEducationStatistics)的数据,20-24岁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率正相关,而与失业率负相关,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而对应的失业率也越低。
我给一个班级第一次上课经常用到的几张图(数据来自网络,而据本人初步考证,网络上的数据大都来自知友FalconLeo,让我们感谢他!):
上图:美国社会收入和最高学历的关系(2009),在美国,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
上图:美国学历与就业率、失业率的关系。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NationalCentreforEducationStatistics)的数据,20-24岁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率正相关,而与失业率负相关,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而对应的失业率也越低。
【学生经常问学的东西有啥用,应该咋回答】
上图:美国家庭中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之间的比例关系,美国美联储St.Louis分部的统计数据得出,家庭中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之间的比例关系更加触目惊心,硕士学历以上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百万富翁比例高30倍!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需大于40岁)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比例的关系。
上图:中国的平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关系(2011),伦敦政经学院统计的中国的平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的关系,数据表明:在中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平均收入比起高中文化劳动者有超过2.5倍收入差距。
上图:201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学历人群薪资水平。出自《中国房地产行业薪酬分析报告2012》
上图:北航2018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分布表。
2017年,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了3347家A股上市公司的人员构成和薪酬分布数据,结果发现,有22家上市公司90%以上的员工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并且有4家公司100%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2家硕士/博士学历员工占比超过40%,3家超过50%。在这些公司中,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人均月薪最高,均达2.79万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数占比居TOP3.
在人均月薪最高的银行业,学历水平也是最高的,本科学历及以上员工最多,而且硕士/博士占比排名第二。
■我会这么回答:“你说的是事实。”“学校学的东西以后没有什么用,或者基本上用的很少”,确实是这样子的。“那应该怎么办呢?”分割线下是我的观点,会说与学生听:===================================================================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是每个人在各种实践中自学和摸索出来的,不是老师能“教”出来的,再好的教师,也不过是起到一个引导和激励的作用罢了,将外部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这个过程,还是得由学习者自己完成。所以,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调整的能力和素质,我比较赞同本科阶段走“通才”教育之路(如果学校不提供跨专业选课等外部条件,就自己学,现在互联网资源丰富,要做到这点是可能的),按顺序干四件事情:“多尝试”、“认真收集反馈信息”、“依据反馈信息动态调整自己行为”和“确定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四年本科学习期间,确定不喜欢本专业的,早做准备,转换发展方向越早,转换成本越低,所以要不就不考研,毕业从事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要考研就一定要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研究生教育是“专才”教育了,本身不喜欢还非要走这条路,有很大的可能是路越走越窄,越走越没劲甚至会感到痛苦。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要走“Learnbydoing”之路,不要仅仅“Learnfrombook”,至少对于工科专业,“仅看教材然后考试”,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学习方式。“通才”与“专才”的结合,不容易,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学习者个体,这也是“优秀”与“平庸”的分界线。
推荐阅读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排名一直这么高,到底有没有水分
- 怎样看待在大学里埋头苦学的一帮人
- 为啥部分学生宁愿花时间研究复杂的王者荣耀游戏机制,也不愿花时间学习正课
- 普通小县城高二学生咋样做,未来才能上哈佛
- TED 哪个演讲最打动你
- 你大学生活最美好的时刻是
- 「某花店老板因差评争执殴打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事件进展怎样30块钱的纠纷是怎样发展成网暴的
- 你对即将上大学的新生有啥建议
- 连高中都没毕业的学生,怎样在这社会更好生活下去
- 为啥很多老师向学生灌输「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的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