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哪些不是景点但值得一去的地方( 二 )



12.胡关路---东指壶



13.G108京昆路
北京昆明联络线,北京段虽然海拔跨度不大,比较平缓,但是弯道很多,弯多的开到吐












14.G108京昆路分支---潭王路
【在北京,有哪些不是景点但值得一去的地方】G108和G109联络线,返修后的京西古道;途径潭柘寺,转弯寺庙,可以在山路上体验一把,难度系数低,路程短






15.G108京昆路分支---六石路









16.G108京昆路分支----涞宝路
十渡--G108联络线,后半程海拔跨度大,坡陡弯急,体验感超棒,秋天去景色很美









17.涞宝路分支---虹井路
最刺激是后半程的“山路十八弯”瞬间海拔提升几百米,开到最高处往下看视觉效果很棒



18.G109京拉路
周末节假日车多,入门级路线,夏天秋天景色很美~~~



19.G109京拉路分支---斋幽路
夏天去很棒,又体验了山路驾驶乐趣,同时还可以在永定河两岸烧烤游玩



20.斋幽路隐藏分支---幽州大峡谷
可以体验一把壁挂公路,在08年没有铺水泥和修建护栏之前,享有北京川藏线美誉;道路只有一车宽,一边悬崖,一边峭壁,如遇对头车,很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












21.斋幽路隐藏分支---一线天必须越野车,在越野圈很出名,如果想体验从座椅弹起来的感觉可以走一走,夏天秋天景色很棒,冬季去的时候,可以在入口处看到冰瀑






22.G109京拉路分支--Y709青白口--向阳口
属于乡道,联络几个古村镇(黄土贵,向阳口),全程水泥路,弯路很多,夏天走景色美,在最后路段向东看,可以看到山坡上有个日军修建的碉堡,当年的作用是看守永定河和丰沙线






23.G109京拉路分支--高芹路



24.G109京拉路分支--妙峰山小环线
这条山路千万别白天去,全都是骑行的,这条山路主要是晴朗夜晚用的,可以开到山顶俯瞰北京



25.白洋沟--禾子涧路
主要是前半段那几个大的发卡弯,坡度大;其余体验一般,夏天节假日前来游玩的车多








北京,二环里,与天安门相隔不远,一个月房租却只要50块。听上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曾经是北京最高摩天大楼的安化楼,是“公社大楼”的样板,也是那个年代人们过着“集体生活”的.....



就在新京报报社的旁边,有一栋装满着理想生活的“公社大楼”——安化楼。

谁能想到,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东南二环内,刨除掉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就能一看到天安门的安化楼,时至今日的房租都只有50块一个月。





而在过去,就是半个世纪前,坐拥九层楼的它一度是北京最高的摩天大楼。

在广渠门内大街上伫立着,在当年,安化楼有着镀铜的大门把手,欧洲电梯和花岗岩台阶,配套设施极其完善。这曾让住在这栋楼里的人倍感荣耀。

“北京市里一提起安化楼,没有人不知道的,因为那会儿都是平房。”老北京刘燕群说。





曾经,它是北京最高的摩天大楼,是集体社会的样板。

在由动辄上万的惊人房价所组成的现代社会里,安化楼的存在,或许意义就是提醒着人们旧时代的样貌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栋楼,成为一个时代,成为那一辈人生活的缩影。

我们在这里,开始了第九个三日的观察。

也许你并不了解这栋楼的故事,又或者从来没有听过所谓“集体生活”,但看完以后,你应该会对那个时代有所思考。

就像电影《芳华》,我们从不曾深入了解的那个时代,其实就是一代人的芳华。





那是过着“集体生活”的年代。

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曾经在几十年前,人们出门不用关门,一到饭点楼道里的灯全开,家家户户的灶台挨在一起,你家吃什么我家吃什么,一清二楚。

那个年代的人都有信仰,盼望着过“不分彼此”的美好生活。

安化楼建于1960年。时间倒退回上世纪50年代末,3个被称为“公社大楼”的样板工程在北京动工。

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和崇文区的安化楼。





可以这么说,公社大楼就是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中,一步步产生的——

“大食堂必不可少,各家各户就不用开火做饭了。”
“职工们都上班去了,孩子谁管呢?最好把幼儿园也盖在大楼里。”
“虽然一切有供应,针头线脑总需要的吧,最好每层有个服务部。”

关于公社大楼,作家史铁生在散文《九层大楼》里这样回忆当年老师在课堂上的描绘:“总之,那楼里就是一个社会,一个理想社会的缩影或者样板,那儿的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

有居委会,有公共食堂、小卖部、舞厅、图书馆,还有统一的托儿所。

看上去,就是一个浓缩版的社会生活图。

……

在上世纪的北京,大多都是平房,房价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得令人望而却步。而能住进像安化楼这样带着电梯的高楼,便能成为很多人眼里羡慕的对象。

很多小孩一开始都不知道电梯是什么,只拿它当玩具。成群结伴,坐着电梯上上下下来回玩。电梯刚把他们送到九楼,便又按下八楼的按钮。





在安化楼长大的张玲,今年已经62岁了,已有儿孙的她早就搬出了安化楼,但只要一回忆起当年,她脸上依旧充满着自豪的神采。

“同学里边儿,要是人问,说你住哪儿啊?哎呦你住安化楼啊,当时觉得住安化楼挺自豪的。”

可以说,公社大楼是北京人曾经的“理想住房”。

甚至它在建成后,附近仅有的23路公交车车站,也特意将站名从“广渠门”改成了“安化楼”。





安化楼建筑面积为2.03万平方米,共设有288个居住单元。每层的走廊内都装有5盏吊灯,入门的大厅则完全按照“公共建筑的标准”设计,门口3扇墨绿色木制大门,大厅有两根大红柱子,地上铺的是红花方砖。

大楼的内部设计同样寄托着设计者们,本着“大集体、小自由”的原则,主力户型是不设厨房的两居室,层高达3米2。

附楼的一二层是托儿所,三到八层为单身宿舍。主楼一层大厅是大食堂,大楼的最高层则被规划为俱乐部,人们计划着将来可以在这里跳舞、开会。





这样“高级”的设计,在当时能住进来的自然不是条件一般的人:能负担得起每月小间4元,大间5元的房租,而六几年的北京,一间平房的房租大概只有几毛钱。

张玲的母亲李秀梅,是1962年搬进安化楼的,直到现在都还住在这里。那时候除了就地拆迁户,大多数住进安化楼的都是用自己已有的小平房换来的,而且还是那群“高收入人群”。





“当时我们是用三间平房,换了这一个单元。人家说呀,说可以用平房换高楼房,说崇文区盖个楼房。之后呢我就上了换防站,人说那水价也贵,房钱也贵,你要愿意换,我们无数愿意换。后来我就拿着我那个平房三间,换了一个单元。”

五几年的时候还是物质匮乏,工人每个月都挣几十块,但李奶奶家却有两个在中国杂技团里,拿着5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

“我老头儿啊,我老头儿在杂技团。”

那个年代一个月挣几百块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李奶奶家里能搬进安化楼,享受“高级”生活,是完全轻松负担得起的。

浴血半生,已经90多岁的徐钦敏是一个残废军人。他住在3楼,60年前在上下班路上,他亲眼见证了安化楼从平地建成的全过程。也许是出于向往,他坚持用30多平的平房,换来了8平的单身宿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