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就读是一番咋样的体验( 三 )
夜跑的合影(被抱起来张牙舞爪的是我)军训军训依旧是朴实无华,且枯燥。但还是有一些有趣的活动的。
军训基地的肘子还是不错的,其他伙食就一言难尽了。洗澡更是男上加男,左右为男,生动演绎了友校人大的校徽。
军训基地人均0.2个喷头因为在怀柔区,基地的景色是很不错的,夜晚可以清晰地看见很多星星,日出和日落也非常美。
怀柔军训基地的景色期间还举行了不少有趣的活动,合唱比赛、才艺展示等等。合唱比赛中一个连放出了亮剑的二营长片段,引得全场齐呼“开炮”。
才艺表演时壮观的荧光棒和国旗
选(赌)课(博)每学期初,就是“海淀最大赌场”上线时间。优质课程的名额有限,狼多肉少,经常会出现某几门课程选课人数达到限额的两倍以上。再加上“意愿点”的设置(每人99意愿点可以分配,给一个课投的越多,选上的几率就越大),使得选课阶段尤其刺激,更衍生出了“质数投点法”(给每门课投的意愿点为质数数更容易选上),甚至还有人编出程序来找到最优分配方案。
选课结果出来的时候,宛如考试出分,整个楼道瞬间爆炸,选上课的喜大普奔,没选上的只能感叹一声非酋,然后开始守着电脑刷补选。每学期都会涌现出一批“神秘赌怪”,比如下面这位同学的课表:
只剩一节游泳,真·划水新生舞会在国庆节前后会有新生舞会,一般是10个学院联合举行一场舞会,理工科院系搭配文科院系,否则会出现男生女生人数相差过大,男♂男♂跳舞的奇观。我们那场舞会非常不幸有五位男生没有邀请到心仪的小姐姐,就只好和帅气小哥哥跳舞啦。
对于信科这样的男女比6:1的学院,加之我在大学没有太多人际关系,新生舞会是难得的结交异性的机会。在Summer上机缘巧合匹配到了一位小姐姐,很快就答应了我的邀请。舞会上聊的也很开心,之后就各种约她出来玩,一个月之后成功脱单了嘿嘿嘿。
舞会上和(之后的)npy的合影各种好玩的【在北京大学就读是一番咋样的体验】平时学院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我比较宅,没参加过多少,就记得有一次信科搞了一个“肥宅三项”,就是KFC+薯片+快乐水供应,然后做题(包括数独、肉眼debug等等),我拉上舍友去参加,结果一道没做出来,光吃了。。。
孩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啊冬天未名湖上滑冰也是北大的特色之一(据说隔壁也学着把游泳池还是篮球场改建成了滑冰场?哪里有在湖上滑的爽嘛),每到冬天,不止本校学生,还有大量游客和其他学校的同学过来一起玩,场面也十分热闹。
冰车接龙今年五四青年节因为疫情的缘故大家都在家里,学校就组织了五四青春长跑,给每个报名的同学发了号码牌和衣服。
给我发的号码牌和短袖
学着大家跑出来一个“54”各种好吃的北大的食堂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超级便宜,如果不过于奢侈的话,每天30块钱绰绰有余。当然口味也不错,虽然名气上不如清华食堂,但主要是因为数量少,质量上一点也不差。因为课业比较繁忙,人也比较懒,一年(其实是半年,有半年是在家里的)也没吃过多少北大的美食,每次去食堂几乎都是固定的搭配,不过还是总结出来一些心得。
首先是遍布学校各地的“小白房”(学名临时售饭亭),物美价廉,主要是可以买了直接带回宿舍吃,不用在食堂人挤人。特别是学一小白房的肉末小煲、黄焖鸡和艺园小白房的鸡蛋灌饼(加烤肠为佳),下课了买一份肉沫小煲带回宿舍边吃边刷剧,生活美滋滋。
松林包子铺也是学校里的一大宝藏,鲜肉包5毛一个(这个真的很赞!),生煎七毛一个(和传统意义上的生煎不太一样,但是也对得起七毛钱的价格),烧卖三毛一个,几块钱就能吃撑,早餐的粥也很好喝。松林比较适合上早课起晚了的同学,买几个包子带着课间吃(在教室里吃包子会被骂的)。
学一食堂主要是离宿舍去比较近,我还没有发现什么有特色的好吃的。这里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嵊州小吃,很有特色而且味道不错,可惜是限时供应,后来就吃不到了。
农园食堂因为距离教学楼很近,每天中午12点都会爆满。农园规模比较大,一楼我只吃过一次,已各种炒菜为止,是在让人不敢恭维。二楼就很不错,我经常点铁板、冒菜、砂锅、米粉等等,麻辣香锅一直是排长队状态,适合聚会和招待外校同学。农园三楼是传说中的高端餐厅,至今未曾去过。
学五食堂因为鸡腿饭声名远扬,甚至单独开了一个“鸡腿饭供应窗口”,但至今我也没迟到过...主要是排队的人太多了,据说要提前饭店一个小时去买。学五的面食部也“颇有名气”,实测除了大盘鸡拌面,其他面类实在一般。三鲜水饺非常良心,一般三块钱吃饱,四块钱吃撑,于是到了月底几乎顿顿吃饺子。
燕南食堂总体来说非常不错,但是因为常年需要站着吃饭(高峰期甚至找不到站的位置),所以很少去。艺园也没怎么去过,就不多说了。
关于学习前面啰啰嗦嗦说这么多,都是我大一这一年里在北大的生活,现在终于说到学习方面了。
实话讲,个人感觉北大的学习并无太多特殊之处,至少在大一,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其他学校的对应专业几乎没有区别。当然也会有一些特色课程,专业课信科就有进口CMU的神课ICS,通选课也有声名远扬的“除了地震什么都讲”的地震概论等广受欢迎的课程。北大不乏讲课十分精彩的老师,但也有老师上课就只是读PPT,二倍速都嫌慢的那种。
所以说在北大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大佬众多了吧,这让刚刚进校的我就受到了现实的毒打。但也正是因为被吊打习惯了,这慢慢带给我了一些改变。从高中毕业时的“天之骄子”,到开始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曾经的前几名,到现在的年级50%、70%,这个转变应该是大多数北大同学要经历的。
在北大的校园里一直流传着一种“高调宣称‘爷是废物’”的“丧文化”,入校之前我一直把它当作段子来看,就只图一乐。直到后来经受了大佬们的毒打,我才能够理解这种丧文化。
借用中文男足一篇推送里的一句话,“中文男足的意义大抵如此,它教会我们失败,教会我们平庸,教会我们面对现实,但管他呢,谁说18岁的成功不是成功。既然站上过巅峰,还怕什么深渊无穷,推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
想到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作弊大学生被处分跳楼”的回答,说到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被教过如何“失败”的过一生,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各种成功学鸡汤,只知道学习好了能上好大学,能找好工作,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学习不好了该怎么办。而在北大的生活,就教会我们(顶尖大佬除外),如何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成绩,或者说,在成绩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调整你的“人意”,让这个成绩变得尽如人意。
另外,进入北大也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后浪》中所说的“选择的权利”。
回望从幼儿园到高考这一段旅程,我仿佛从未自己做出过任何决定。小升初、中考、高考,从来都是默认考哪所学校-\u0026gt;考上了-\u0026gt;去那个学校上学这样一种循环,一路都是顶着天花板走。在高考之后我也默认本科四年之后是自然而然的出国,同样是交申请-\u0026gt;收offer的循环。
但是我逐渐意识到,所谓“选择的权利”,或许就是当我们有能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做。或许我有能力拿到海外名校的offer,几年之后回国成为社会精英;但我也可以选择本科毕业就去就业,或者考公务员,结婚生子,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
北大带给我们的,或许就是这样选择的权利,有了更高的天花板,就可以选择是继续顶着天花板走,还是弯下腰来走另一条路。
■“同学,请下车推行。”“同学,请出示北大证件。”“同学,我三天没吃饭了。”“同学,我老伴三天没吃饭了。”“同学,我推翻了相对论。”“同学,吃个包子吗?”“同学,三个代表是我发明的。”“同学,哪有公共厕所?”“同学,清华怎么走?”“同学,买水果刀送网关还有中关新园的房子哦。”
■首答。最大的感受大概是感动和敬畏吧。印象最深的是大一高数课的老师,大概有七十岁了(我自己估计的),我们叫他贺爷爷,高度近视只能看清前三排。不会用PPT又怕手写版书浪费课堂时间,所以每节课的前一天都会特意到教室将版书写好。不知道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多少年,只知道他现在还在坚持。这张图是今年(我大三)路过某教室看到的在写板书的贺爷爷。
永远忘不了,最后一节课,贺爷爷特别特别郑重地和我们说“希望我们能为祖国和民族而学习”。
“愿我四年不辱没眼前这片风景,愿我此生当得起北大人”
推荐阅读
- 北京八大胡同当年是咋样一番盛景是咋形成的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排名一直这么高,到底有没有水分
- 考北京大学到底有多难
- 很年轻就赚到很多钱是一番咋样的体验
- 在北京四中就读是咋样一番体验
- 北京大学有啥梗
- 在北京大学第二学士学位就读是咋样的体验
- 大学就读期间,可以考哪些证
- 在北京化工大学(BUCT)就读是咋样一种体验
- 在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