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六 )
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状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顶尖的天赋,强大的规划能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才艺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精确6小时整睡眠的作息等优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顶尖的成绩。(ps:评论推荐区可以找到哦)
所以说,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上下限。
所以,智商带来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吗?
不是的。
前面大约提到,我们学习的途径本质上分两种,一是从外界表象获取新的经验,二是从既有的经验与理论中整理归纳出新的规律与理论,或者外界协助你完成这个过程。
记得在上看到过一张形象介绍DIKW体系的图,搬运一下:
而我们最最普通的智商测试一般长这样:
(别问了,答案就是D)
也就是说,这些网上流传的智力测验,是在测试你从给定有限的经验中归纳出规律与理论的能力(所以智力测验声称跨文化,是因为其剥离了既有经验的因素),对应的是第二种。
这种能力的确重要,比如数学上有一个段子:
数学家能找到定理之间的相似之处;优秀的数学家能看到证明之间的相似之处;卓越的数学家能察觉到数学分支之间的相似之处;最后,究级的数学家能俯瞰这些相似之处之间的相似之处。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归纳能力的强弱;另外还有更专业的测试,可以测出工作记忆,反应速度等等。
所以说,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
但是,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
但是,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如果你告诉我一个清北的学霸在天赋,对学习的理解与勤奋度上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一本的学渣,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这两个人之间差距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环境带来的习惯。
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要告诉你的是:
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
这种阶级固化,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
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网络爽文无脑漫画之间,
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
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
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
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
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起起落落的吊儿郎当之间,
在竞赛班的灯火通明与普通班的嘻哈玩乐之间,悄然建立。
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名为「习惯霸权」的壁垒,自上而下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
尔后,他们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引导,最优秀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渗入了他们的骨髓,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七岁的某个教训中养成的专注学习心无旁骛的习惯,九岁的某次接触中种下的对某学科兴趣的种子,十二岁的某次引导中建立的超前自学的技巧,十五岁的竞赛训练中积累的无数精微的底层思维方法——开始隐蔽地化入了他们学习的每一个底层细节中,变得行云流水一般自然。
这时,完成了习惯的原始积累的他们,便可以顶着「天赋异禀」「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潜心钻研」「博览群书」等等的光环,获得不用花费多大努力也能轻松学好的特权,成为又优秀又会玩的“后浪”。
而习惯糟糕的你,今天就算竭力地想学好一门科目,也不得不跨过这样的难关——习惯中对高刺激的适应让你在枯燥的内容面前永远无法集中精力,习惯中对难题的回避让你对一切复杂的概念本能地排斥,习惯中对任务的拖延让你在ddl到来之前永远心存侥幸。
你开始拼命地给自己喊口号,开始用网上的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开始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天天发朋友圈打卡,然后效率仍然不及别人的十分之一。
而这时,就会有无数诸如——「你不过是感动自己的努力婊而已」「用那些方法都是虚的去干不就行了吗」「承认吧这就是智商的差距」「其实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样的声音,落到你的头上。
没有人,没有人能看到这些表象背后的,通过习惯霸权建立起来的「阶级固化」的本质。
很多天赋论者以为,我反对天赋决定论,就是在逃避现实,灌输心灵鸡汤,主张“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过他们”。
错了。
普通人和"学神"的差距有多大,这道阶级壁垒就有多难击穿。击穿这个壁垒,是相当于小说中「逆天改命」这个级别的事情。
习惯的作用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弥散渗透在了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控制着你绝大部分的学习行为,而又隐蔽得让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将其归因为“天赋”这个笼统的概念。这种习惯的积累,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一般——中国人不是不勤奋,更不是没有经济建设的天赋,然而在工业基础落后的情况下也愣是落后了西方世界上百年;而今天的天赋论者,就犹如当年短视的“河殇派”公知一样,看不见背后工业积累的本质,而去势利地断言中国人的文化,体制甚至人种就是比西方劣等,而要去否认未来积累工业基础,复兴国家的可能了:与其留下那一点点可以改变的希望,不如以“认清现实者”自居,躺在地上,晒着太阳,然后嘲笑那些试图努力改变的人来得舒服。
毕竟,最让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于是当下学生社会中,便流行着一种“鄙视链”的风气:我们不谈对知识的热爱,不谈对学习的坚持——却偏偏要攀比成绩除以努力的那个商数是高还是低,然后拿来排出一二三四,论出甲乙丙丁。
一个人努力学习而成绩一般,那便最该鄙视;倘若成绩不错,那倒正常,位列次席;万一这人成绩不错时还能坚持天天打游戏,那就更要奉为至高无上的大神了。
这是一种何其病态的风气。
而更加可悲的是,当下天赋崇拜的舆论氛围,又好比封建统治阶级用于愚民的宿命论和君权神授一样,正在将这种「种姓制度」式的阶级秩序无限地合理化乃至美化下去——王侯将相坐上高位,是因为他们真的是天命所定的“天子”,而不是他们事实上祖上造反成功世袭罔替;同样,好学生们优秀,是因为他们真的有生来比你们优越的“天赋”,而不是因为他们事实上在更先进的教育资源下完成了习惯的原始积累。于是在这样的主流舆论氛围下,很多习惯上的“无产阶级者”不仅看不到这种正在渐渐凝结的阶级固化的真相,还要像种姓制下的首陀罗/达利特一样,觉得自己果然生来注定低人一等,反倒要转过身来,为这条压迫自己的鄙视链加油叫好了。
这就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声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呐喊》
唯物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人对许多事物的认知,长期来看都是一种近似于“阻尼震荡”的路线,我们的学习观也不例外——
我们小的时候,被流传的鸡汤和学校教育灌输了努力决定论的观念,于是天真地以为努力决定一切;
但长大之后,你又会慢慢发现一些努力无能为力,而天赋似乎起作用的现象,心理上便往往要想当然地一转到底,又认为天赋决定一切。
这时的你开始觉得,自己终于醒悟,揭露了“真相”,成功地批判了旧观念的“鸡汤”。甚至还有人极端到了认为“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荒谬观点的地步。
我们许多人的观念,都走过了这两个阶段。
但是,事实上这两个观念都是不准确的:天赋论者们自以为的“醒悟”和“认清现实”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罢了。真正正确的解释,应该来得更为曲折和复杂,是对正反两方扬弃后的合题。(更加详细的对正反合震荡的论证,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部分有提到)
譬如在对天赋和努力的认知过程中:
正题(第一层):不存在决定效率,努力无法弥补的因素(或其存在但不如努力重要),努力就能成功。反题(第二层):存在决定效率,努力无法弥补的因素(且比努力重要),这种因素就是天赋。其中反题的可取之处在于,存在努力无法弥补的因素,且确实比努力重要;而正题的可取之处在于,努力确实可以对这种因素产生影响。
所以,最终更符合实际的答案可能是:
合题(第三层):的确存在决定效率的,努力难以弥补的因素,但并非无法改变的天赋,而是改变起来有难度的综合积累。这种积累是由习惯,方法,环境,资源等复杂因素交叉影响的结果。例如学习环境——在一个进入冲刺状态的重点高中的晚自习课的学习效率,当然比离期末考还有大半个学期的本科日常要强得多。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许多习惯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补偿。这也是环境/出身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而最残酷的是: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事实上又是一种各种约束因素逐步释放的过程。在小学时,连坐姿不端正都可能都要挨老师家长的批评,中学阶段时便大多只有上课考试的约束;上了大学,甚至连上不上课都没有人管你了,许多人只需期末时复习上一两个星期;读了研究生博士,有时甚至可见范围内的deadline都将不复存在,学习要全凭自觉了。
这就成为了未能完成原始习惯积累的“无产者”们的悲哀:在前期,他们尚可能依靠升学大考/发愤打鸡血的压力来在短期内代偿掉习惯上的差距,甚至一部分人还能借此机会通过真正的天赋暂时实现反超;然而一旦进入到新的环境(例如高考完升入大学),在这种外来压力被瞬间剥离出去后,他们受到的冲击又将会远远大于拥有好习惯的学生,犹如浪潮褪去,才知谁在裸泳了——曾经答主自己便是如此。
既然说到了这里,顺带说一件事情。
其实这篇文章里举的所有坏习惯的例子,所有习惯糟糕的人设,说的都是答主自己。
我以前接受过专业的智力测验,也有比较高的得分(当然不专业的智力测验也做过,结果也一样)。我也的确有很多高智商带来的学习体验——比如一旦专注于某个问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极快的思维速度,在状态最好的时候,我试过发课本的那天一天看完一本理工科教材。
甚至,有时会有类似这样的事情:班里的某学霸问我一道想了很久的超前几个章节的难题,然后我当场预习完那一章,然后把答案做出来给他。和老师讨论问题,我也几乎可以一直用最高效的交流路径最快地缩小可能性空间,然后很快解决问题。
但是,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点小聪明的作用,在深层渗透得无孔不入的种种习惯面前,真的是杯水车薪。
你明明专注起来可以一天看完一本书,但你就是专注不起来,你明明稍微集中一下精力就能摧枯拉朽地理解面前所有难懂的概念,但你在那些枯燥的文字面前,就是集中不了精力——最后落得一个不上不下的成绩。
觉得无法理解对不对?我也觉得无法理解。
甚至,我在观念上还算是非常重视学习的,甚至我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都在用所有的意志和自己的坏习惯搏斗。但在最后,也只是勉强进入1%,勉强符合这道题的区间。我也算是一个习惯极差的样本吧。
如果你感兴趣,这是我人生前十八年的经历:「学霸变学渣」和「学渣变学霸」分别是种怎样的体验?
最后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上内容也仅仅来源于一个普通的大二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反思,抛砖引玉,只作一个参考。
如果想获得更专业的见解,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关注相关专业人士。如有不当之处,也还请专业人士指出,诚惶诚恐,不胜感激。
推荐阅读
- 有哪些高中生才懂的梗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排名一直这么高,到底有没有水分
- 我在全市排名靠后的中学读书,成绩也才中等,我真的只能一辈子当这种低下的人吗
- 作为高中生怎样正确使用手机
- 你心目中北京排名前十的购物中心有哪些
- B 站上有哪些适合高中生的学习资源?
- 为啥在班上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对自己成绩不满意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会鄙视,觉得好学生很「装」
- 北京人心目中北京当地高校的排名是咋样的?
- 北京一零一中年级排名200-300高考分数怎样?
- 高中生进入大学,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常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