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三 )
最后说一句:
本文仅供参考,后果自负。
■我是从其他问题过来的,这个问题,我关注了很多天。
先晒一张图吧:
百分之一,在河南,就是能够考进985高校的学生了。
再看一张图。
由图可知,大部分985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在600分以上。
我们就保守一点,取个整数,600分吧,应该在河南省就是前百分之一的学生了。
要达到600分,理想情况下,语数外120,综合240,加在一块600整。
因为我是数学老师,就讨论数学吧,仅限全国一卷。
我们把数学往高处再升一升,考到130,基本上不拉后腿了吧。(我知道考清北复交这种顶级的还不够,在这里只是讨论一般情况,学霸请绕过。)
130大概是个什么意思?
最后两道大题第二问不做,扣15分,选择题还可以再错一个。
鉴于最近解析几何题目比较水,完全可以搞定。
导数大题第二问一点也不做,前面选择填空错个两个。
难吗?
难!
是不是完全达不到?
不是!
我的观点是,天赋很重要,但140以上看天赋,140以下看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
以大多数的智力,如果有合理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加以适当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前百分之一的水平的。
虽然未必是最顶级的,但合格线是可以达到的。
那么如何达到?
首先我们要思考,天才为什么是天才?
举个例子,之前看到有人说过,天才往往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大部分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是不证即明的东西,答案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不需要怎么思考。
对于普通人遇到问题时的疑惑、思考、困境,他们都体会不到。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有天赋的人,他们的思考方式天生就是非常科学的,不用训练,完全是下意识的。
而普通人,要想做到这一步,就需要有大量的训练,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举个例子吧。
比如函数的奇偶性。
不同的认知层次的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学生,可能知道奇偶性的定义,知道奇偶性的图像特征。
稍好一些的学生,可能了解奇偶性的一些性质,了解一些常见函数的奇偶性。
再好一些的学生,能够对于奇偶性常见的类型题目有所认识,指导奇偶性会和其他函数性质结合在一起出题,知道一般的处理方法,但可能总结的不全面。
更好一些的学生,会去穷究奇偶性的由来,明白这个性质的本质是当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的关系。会用这个认知去指导自己去做题。
再好一点的学生,会明白奇偶性其实是对称性的一种特殊情况,进而把奇偶性和对称性结合在一起去认知。
还会认识到,图像和解析式都是函数的表示方法,所以函数具有的性质一定会体现在其图像上,因为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思维。
再比如,遇到一道圆锥曲线的大题。
你如何去思考?
一般的学生,可能求一下标准方程就得了。
稍好一些的,会尝试着设点,设方程,联立,
,韦达定理,把分数混到手。
再好一些的,会尝试审一审题,看看有没有和自己做过的题目类似的。
更好一点的,会看看结论,是面积最值问题,还是定点问题,还是......每一种题型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样的。
再好一些,会明白圆锥曲线的大题,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参数的游戏,设参,结合题目条件消参,求参数范围,无非是这些东西。
我并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无非是在反复的讲解中,逐渐的深入了解,慢慢的领会。
有天赋的人,可能立马就能够想到,而我们这些普通人要花很久。
但好在,并不是不能达到。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去思考这些东西,多问一些为什么,多尝试着去把自己对课程的认识讲给别人听,如果你能够很顺畅的把这些知识解释清楚,那么就说明你真的掌握了。
而且现在咨询发达,无数的经验总结都在网上,大大缩小了学习的难度。
其实这难吗?一点都不难,我说得东西其实都是老师讲过的东西,所欠缺的就是有意识的去将其系统化,融会贯通成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操作层面的东西了。
其实操作层面上的东西都是老生常谈,复习、预习、错题本,诸如此类,问题是很少有人做的完美。
比如就一个简单的步骤,复习。
到底有多少同学能够真正做到每节课后都能复习上一节的知识,每天晚上都对当天的知识进行复习,把这些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去想法突破。
我可以这样说,很少有同学真正能够做到。
所以说一千到一万,最后还是要努力!
但是问题是,有多少同学真正做到了努力呢?
就像我刚才说得,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是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思考的,尤其是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做,宁可去多刷几道题。
不动脑子的刻苦,其实是懒惰的一种。
很多同学,说实话刻苦程度是不够的。
我说的不是时间的堆积,如果学习成绩仅仅与学习时间有关,那倒简单了。
很多学生早上五点多起,晚上十一点睡,时间花了很多,看上去整天也是忙忙碌碌,但是真的就是刻苦吗?
有多少人仅仅是在应付学校老师的任务,或者是在发呆浪费时间。
举个例子,我见过很多同学,说自己圆锥曲线和导数大题不会做,甚至三年了,到高考的时候,还会把题目空在那里不写。
不说别人,就说我吧,我不是一个智力特别高的人,上学的时候,圆锥曲线也是我的弱项,但是当时为了突破这一块。
我利用假期刷了一百多道圆锥曲线的题目,而且不是看答案,是自己先做,做完再看答案,再分析总结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条件对应了哪些结论,突破口在哪里,常规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并写出来。
当时真是做的想死,因为每一道题这样去做,要花很久。
但经过这种高强度,细致的练习,我对于圆锥曲线大致的解决思路心里都有了数,不能说彻底克服,倒也是基本解决了。
我上学的时候,是十几年前,现在各种资料多不胜数,各种经验网络上到处都是,其实缺的就是去下功夫研究罢了。
这才是真正的努力。
所以,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前百分之一的水平的,未必是最拔尖的,但是也能进入
第二:所谓努力,不是单纯的时间累积,而是要做到如下几点:
1、有长远的目标,明确知道自己将来需要什么;
2、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扎实的基础,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3、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
4、刻苦,自律。
希望对同学们有用。
刚写的文章,最全面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安然:畅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安然:高考数学全国一卷(文)近五年考点总结与2018年高考预测
■作为一个曾在特重班(实验班)待过的人,讲一讲我两位同学吧。
我03年上高中,当年我们县考上高中的大概有4000人,我考了224名。
倒不是自夸,其实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能取得这个成绩,主要原因是我妈对我的学习抓得非常严,严到令人发指。初中时只要我的成绩跌破班级前五名,回去就是一顿猛揍。由于我妈的习惯动作是右手拍右屁股,时间一长,导致我现在右边的屁股轮廓明显较左边小一些,惨烈如斯。所以虽然我不是那么用功的人,在老妈的长期严管下,考的成绩还可以。
当时全县高中合计4个实验班,全在我的高中,共招240名“特重生”,也就是重点中的重点。我的名次够了,但是特重班划线不完全依照分数,而是给各个学校分配名额(原因后面讲)。我的初中是20个名额,我在全校24名,所以未能入围。但是我妈花了钱找了人,把我调到了特重,从此,我人生中最悲惨的时光就开始了。
一入班,我惊奇的发现我的成绩竟然并非倒数,在全班68个人中能排到40名左右。我的宿舍当时一共6个人,我的成绩能排第二,所以还颇有些沾沾自喜的意思。今天讲的就是我的两个舍友。
第一个是睡在我下铺是一个农村学生,这里叫他小a吧,并非歧视,他真的有点营养不良。天天面色苍白,戴眼镜,第一次跟他一起吃饭,发现他只吃馒头和咸菜,弄得我一度都不好意思跟他一起吃饭。
小a入学成绩非常差,好像是全班倒数第五名。我一开始以为他是花钱进来的,后来听他讲并不是,他考了他所在初中的第一名,那个初中只有一个特重名额,他就进来了。当时我就想,这个初中的竞争力得有多么弱,这么点分就是第一。
小a家里很穷,吃穿都很朴素,性格内向,跟人说话总是支支吾吾,也没啥眼力劲,从军训开始班主任就不断训斥他。恰好当时我极不习惯封闭式住校生活,天天愁眉苦脸,两个落魄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小a有两大习惯。
第一是晚上回来后要在被窝里学一个小时。要知道,当时我们九点半下晚自习,十点钟熄灯,他就瞅着熄灯结束后开始学习,数次被巡夜老师抓住,有一次还被老师锤了两下,都改不掉他这个习惯。
我好奇问他,“晚上都看啥。”
他答曰,“背书。”
我不解,再问,“背什么书?”
他,“语文和英语课本学到哪一页就背到哪,初中开始一直如此。”
我当时很无语,“这是什么倒霉习惯,需要背哪一段教科书上都有标注,干嘛要全背?”
他苦笑,答:“你不知道,我们初中的老师跟城里没法比,很多都是实习的,不知道哪块是重点,哪块能考到,就让我们全背。其实这个法也挺好的,都背过了,就不用管什么重点不重点了。”
我又问,“从6点学到9点半你脑子不疼吗?晚上还能学进去?”
他又苦笑,“我都习惯了。从初一就开始住校,晚上没电视看,也没课外书,一直这么背过来的。其实脑子也像浆糊似的,但是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至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特重划线要给不同学校分配名额了,其实人家不是学的不好,而是教育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市里的老师接触教育局多,知道考试方向,知道历年考题,很多乡镇初中不具备这个条件,导致很多努力更多地孩子达不到他们应该达到的层次。
第二个习惯是整理错题集。
不管大考小考,只要是错过的题目,一定要把题目完整的抄下来,到了周末大休(其实就两节课的休息时间),就把本周的错题重新做一遍。
饶是如此,第一次期中考试,小a的成绩还是不理想,好像是考了400多名,比中考成绩强,但是仍然没过特重线。
出成绩后,凡是没过线的,班主任都要“亲切的”单独谈话,小a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上自习,没过线的同志们被挨个叫出去,只听得走廊上噗通、噗通的声音,就大概知道谈话的内容了。
当时的班主任身高168,体重200斤,号称之前练过搏击,与人私下交流总要先给你几拳。我第一次被“交流”的时候就挨过,差点没缓过来,直接倒地,从那以后他对我就手下留情了。小a谈完后,回来一脸泪水。晚上回到宿舍,其实我是很想安慰他的,但是又不知道说啥。只是轻轻地说了句,“锤得疼不疼?我这有消肿的药水。”
他答,“疼倒是不疼,就是觉得自己不争气。”
我,“没啥吧,不就是一次考试么,这个成绩也能上一本啊。”
他,“你不知道,我家里供我上学多不容易,我老是觉得学得不如别人好就对不起爸妈。”
我也有些哽咽,不知道说啥。
他又冲我一笑,“没事,不疼,小时候俺爸打我,比这重多了。”
然后,他又拱进被窝拿着手电背书。
还有一个室友则恰恰相反,这里叫他小b,虽然也是农村孩子,但是身板十分壮实,两块胸肌像乒乓球拍似的,说是从12岁就开始搬苹果练的。还特别抗冻,不管冬夏都是裸体拿着水管冲澡。他入学成绩尚可,在班里中游水平。
他不像小a那么用功,自习课有时候还看课外书,不是还给妹子传个纸条,为此没少挨揍。有一次被班主任发现了,叫到走廊上就是一顿猛锤,因为他壮,所以“噗通”声格外清脆,而且他嘴硬,每次都要多挨几下。
虽然他不那么用功,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习惯。
第一是自习课该玩玩,但是上课绝不分神,什么问题都抢着答,有不会的立刻问。比较搞笑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数学,虽然老锤他,但是他问得最勤。有一次下课后他又揪着班主任问,班主任明显不是太耐烦,先给了他一锤,“这个问题上课不是讲过了吗?怎么还问!”
他答,“讲了没听懂就不能问了吗?你作为老师的任务不是教过即可,而是要教会。”
班主任气得说不出话,他又跟上,“你都锤了,咱两算平了,快告诉我怎么解?”
大概如此。
第二是每次考试完喜欢分析成绩。
因为我两关系不错,他跟我说过他分析成绩的理由。
他把成绩表拿来,开始分析各科成绩分布曲线。像化学,每次小考都是满分一片,倒数几名都有90分左右,他就说这种学科没必要学,因为你就算学得再精,也拉不开分差。
推荐阅读
- 有哪些高中生才懂的梗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排名一直这么高,到底有没有水分
- 我在全市排名靠后的中学读书,成绩也才中等,我真的只能一辈子当这种低下的人吗
- 作为高中生怎样正确使用手机
- 你心目中北京排名前十的购物中心有哪些
- B 站上有哪些适合高中生的学习资源?
- 为啥在班上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对自己成绩不满意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会鄙视,觉得好学生很「装」
- 北京人心目中北京当地高校的排名是咋样的?
- 北京一零一中年级排名200-300高考分数怎样?
- 高中生进入大学,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常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