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陆家嘴|冯长革会是下一个陆正耀吗?,和谐汽车被沽空、拜腾汽车已''拜拜''

纵横陆家嘴|冯长革会是下一个陆正耀吗?,和谐汽车被沽空、拜腾汽车已''拜拜''
文章图片
沽空比率攀升至41.97%
出品|纵横陆家嘴
撰文|鲍比
继在新能源造车领域连遭重创后 , 河南富豪冯长革的“汽车王国”因一则沽空报告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
2020年11月12日 , 沽空研究机构博力达思对外发布和谐汽车(3836.HK)的沽空报告 , 对后者存在伪造财务数据、捏造虚假交易、虚增利润 , 以及董事长冯长革涉嫌转移公司资金等行为进行指控 , 并认为和谐汽车没有投资价值 。 受此影响 , 和谐汽车股价盘中一度重挫逾15% , 市值最高蒸发约8.63亿港元 。
随后 , 曾是资深律师且深谙资本之道的冯长革祭出“反狙击”两板斧:一边是和谐汽车连续发布两则澄清公告否认沽空报告内针对公司的所有指控 , 并逐条作出解释和澄清;
另一边 , 冯长革斥资2450.6万港元(平均价格约3.23港元/股)增持759.25万股和谐汽车股份 , 持股比例升至44.83% 。 纵横陆家嘴注意到 , 今年以来 , 冯长革累计26次增持和谐汽车 , 合计增持1658.55万股 , 而其多次小额增持自己股票也是无奈之举 , 毕竟和谐汽车在此次被沽空之前的日均成交额仅几百万港元 。
双管齐下效果“显著” , 和谐汽车股价在被沽空当日就已收复失地 , 并在次日小幅上涨1.47% 。 相比最新3.44港元/收盘价 , 冯长革进行反狙击增持的股份账面收益率约6.50% 。
然而 , 和谐汽车的“不和谐”危机或仍未解除 。 联交所数据显示 , 11月10日至11月13日 , 该公司沽空比率分别为14.07%、30.74%、33.40%和41.97%;三天和五天沽空比率均值分别暴增至35.37%和25.75% 。 上述三项沽空比率均位列同行业之首 , 且远高于行业均值 。
纵横陆家嘴|冯长革会是下一个陆正耀吗?,和谐汽车被沽空、拜腾汽车已''拜拜''
文章图片
和谐汽车沽空比率
值得注意的是 , 和谐汽车被沽空当日的成交额为1.56亿港元 , 沽空金额为0.52亿港元 。 这意味着 , 冯长革贡献了买入成交总额的23.56% , 几乎是在凭借一己之力在与空方抗衡 。 而面对持续攀升的沽空比率和连续第三年净利润下滑的和谐汽车 , 现年49岁的冯又将如何守护他的“汽车王国”呢?
拜腾的新能源“拜拜”之路
冯长革的“汽车梦”始于2002年 。 这一年 , 祖籍河南南阳的冯长革辞去公职下海成立律师事务所 。 同年 , 冯长革加入被称为世界避税天堂之一的圣基茨和尼维斯国籍 , 并在国内涉足豪车俱乐部、豪车4S店、房地产、拍卖等领域 , 因“第一桶金”成谜 , 冯也被外界称为河南最神秘的富豪之一 。
2005年 , 基于“奢侈圈”的人脉优势 , 冯长革成立和谐汽车 , 后者是获得河南省的第一家宝马品牌授权公司 , 而宝马汽车目前仍是和谐汽车收入的核心来源 。 和谐汽车主营业务为豪华汽车销售和汽车售后服务业务 , 除宝马外 , 该公司旗下经销的豪车品牌还有雷克萨斯、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等 。
2013年 , 在成长为是国内最大的豪车经销商集团之一后 , 和谐汽车成功登陆联交所 , 上市首日市值为68亿港元 。 冯长革也就此踏入河南十大富豪之列 , 但次年“和谐系”却陷入分水岭 。
据了解 , 冯长革旗下的金沙湖高尔夫项目因涉嫌未批先建而遭遇诸多法律诉讼 , 而这个被称为郑州首屈一指的豪宅项目也因此沦为“老赖” , 不过 , 相关“失信人信息”已于近期被解除 。 另一边 , 因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一面之缘 , 冯长革的“造车梦”含着金汤匙开启 。
2015年年初 , 或受益于上一年年底富士康入主和谐汽车(持股比例8.18%) , 冯长革联合富士康和腾讯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和谐富腾 , 并高薪聘用原CEO“宝马i8之父”毕福康掌控全局 , 目标是打造“中国版特斯拉” 。
彼时 , 冯长革意图通过和谐富腾双线并行拜腾汽车母公司FMC和爱车电动汽车两个相互独立项目 。 其中 , 拜腾汽车定位为高端产品 , 爱卡主打中低端市场 。
然而 , 背靠两大巨头的造车之路却是一波三折:先是冯长革因河南原省委常委吴天君涉嫌贪污一案被带走“协助调查”;紧接着富士康和腾讯的资金相继未能“如约”到账;随后 , 为了让爱卡实现曲线入局获得造车资质而收购的绿野汽车却最终被实施破产清算 。
直到2016年底 , 冯长革只能“自救”:和谐汽车作为领投方令拜腾汽车造车计划首次落地 。 此后三年 , 随着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们倍受资本追逐 , 拜腾汽车也成为“雨露均沾”的一份子 。 在2018年6月完成由一汽领投的B轮5亿美元融资后 , 拜腾的对外估值最高达40亿美元 。
若叠加和谐汽车此前三次新股配售的33亿港元募资输血 , 拜腾汽车过去五年累计融资超过80亿元 , 但却跟不上“烧钱”的速度 。 除量产前的“常规”资金推动外 , 从员工至管理层 , 从门店到工厂 , 从品牌宣传到发布会造势 , 全方位的“贾氏”奢侈化配置令拜腾汽车深陷“恶性循环” 。
一边是量产计划一推再退 , 另一边是2019年启动的C轮融资资金重蹈“失约”覆辙 , 进退维谷的拜腾汽车最终在欠薪、欠水电、欠并购款 , 以及管理层变动的风波中 , 跟坐着火箭市值攀升的造车新势力们正式告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