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贷”:生活在借贷中的普通年轻人

千禧一“贷”:生活在借贷中的普通年轻人
作者:雅婷编辑:木村拓周千禧一“贷”:生活在借贷中的普通年轻人
“花呗的还款日一开始是9号 , 后来我给挪到了20号 。 借呗的还款日是6号 , 分期乐是19号 , 京东是8号……”绿子说不清她一共欠了多少钱 , 却能牢记各借贷平台的还款日期 。 第一遍算的时候 , 她的债务总额是5万 , 再算一遍时这个数字似乎更接近7万 。但这尚不足以成为绿子生活里的危机 。 在 P2P 爆雷事件频出的几年 , 生活里并不乏暴力催收和家破人亡的奇闻 。 而绿子的债务都是从“正规”平台借出 , 并且即便从不记账 , 她也知道自己日常开销无非就是吃饭和打车 , 谈不上要为像赌博和吸毒那样的严重问题买单 , 更不至于会走向一个能出现在社会新闻版面的时刻 。此外 , 绿子在北京还有“过得去”的固定收入 。 和很多在豆瓣知乎上因欠债发声 , 月收入5千却负债几十万陌生网友的境遇相比 , 不管是5万还是7万 , 现在的收入让绿子觉得 , 自己的债务是有尽头的 。 而最重要的 , “欠钱不是个啥事 , 信用卡太普遍了 , 很多朋友光鲜亮丽也还是要欠十多万的” 。所以 , 即便知道自己负债超过5万 , 绿子也并不焦急 。 至少不用急到要列出收支计划 , 每个月刻意关注开销的地步 。 “我列计划干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 , 只要人活着不就得脚踏实地按时按期还钱吗?我心里有这样一个意识就可以了” 。千禧一“贷”:生活在借贷中的普通年轻人
电影《弗兰西丝·哈》 剧照在北京工作了近七年 , 最多曾负债8万的 Abby 有类似感受 , 她身边要好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有存款 , 欠债最多的阶段也是她月收入最高的日子 。 她经历过以贷养贷的阶段 , 拆东墙补西墙周转不过来时 , 她就和朋友借点 。 朋友们都很理解 , 而最常和她相互帮衬的那个朋友 , “她比我挣得多多了 , 也比我欠的多” 。张叁刚到北京工作半年就欠了近7万 , 具体的数目她也说不清楚 , 只觉得刚开始借钱都是一些临时要支出三四千的突发事件 , 因突发事件增多负债累积到2万左右时 , 她也有过惊慌 , 但分期还款平摊到月也不过几百 , 以当时的收入来看还是可以承受的 。现在回头看 , 张叁觉得 , 触手可得的贷款让她“不会觉得自己没钱 , 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花别人的钱” 。 花呗的额度用完了以后 , 她把网商贷打开 , 一时的困境又显得豁然开朗 , “看到网商贷6万的额度还觉得很放心 , 会感觉还好 , 原来自己还是有这些钱可以花的” 。2019 年时 , 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了以国内90或95后年轻人为主的消费信贷现状报告 。 据这份报告显示 , 在中国的年轻人里 , 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有86.6% , 而扣除其中约一半仅使用其支付功能(只使用消费信贷并在当月还清 , 且不产生利息)的人群后 , 仍然有约44.5% 的年轻人有实质性负债 。千禧一“贷”:生活在借贷中的普通年轻人
双十一当天 , 豆瓣的负债者联盟小组登上了微博热搜 。 这个小组创立于去年的12月 , 目前有超过一万七千名成员 。 发帖求助的很多人 , 负债金额都超过20万 , 也有破百万的 , 负债原因各种各样 , 小到名牌包和手表等奢侈品消费成瘾 , 大到因诈骗、赌博或创业失利的深陷泥潭 , 多数人都处在一种濒临崩溃、难以再维持下去的生活状态之中 。 网友们纷纷表示触目惊心 。和负债者联盟略显极端的案例相比 , 张叁、Abby 和绿子的债务总额会显得没有那么夸张 。 同时 , 她们不追求奢侈品 , 也没有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 。 债务总额是在一些看似正常的消费行为里悄然变多的 。 这样的悄然是微妙的 , 一方面 , 它不会失控到无以为继的地步;另一方面 , 这种吃力的平衡 , 和背后缓慢而持续发生的、对个体消费习惯的根本性改变 , 使得其“戒断成本”越来越高 。这可能也是正在发生于大部分年轻人身上的借贷常态:欠债故事通常不是由某次偶发、低概率的事件或某个严重的陋习拉开帷幕的 。 事情会先从周转不灵产生变化 , 以贷养贷的链条时常会因为额度限制被迫中断 , 和朋友借钱的次数开始增多 , 工资和其他收入总是一到手就几乎是全数归还给信用卡或其他借贷平台 , 储蓄卡里几乎没钱 , 日常生活支出也要靠“借”来维持 。千禧一“贷”:生活在借贷中的普通年轻人
电影《百元之恋》剧照Abby 回想自己第一次办信用卡是因为毕业出国旅行 , 当时因为其他原因最终没有出去 , 但信用卡就这样被保留下来 。 刚开始的额度还只有八千 , 但去年这张信用卡的额度已经超过八万了 。自己主动办第二张信用卡则是在2015年前后 , 因为对微整感兴趣 , 做了几个项目 , 花了1万左右 。 Abby 用信用卡付了款 , 没觉得这是一笔还不上的开销 , 心里想着也就是两个月工资的事 , 几个月就能还清 。那也是 Abby 刚工作的第二年 , 经济形势在互联网的神话故事里方兴未艾 。 刚毕业时她的月薪不到5千 , 其后逐步上升 , 2017年过去后她的月薪翻了3倍 。 2015年的微整消费后 , 她又换了大一点的房子 , 报了外语班安排了健身房 , 她还养了猫 , 也会每年给自己计划一次旅行 。那些日子里 , 她对自己的偿还能力有着强大的信心 。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 , 这种信心逐渐被收入一到手就“消失”的疲惫磨破了 。 最疲惫的阶段她知道自己欠了4张信用卡 , 但不确定加起来的具体总额 , “大概是8万 , 肯定超过8万了 , 我加到这就不敢加了 , 怕把自己吓死” 。


推荐阅读